
農業眾籌新時代:網易全民養豬、蘇寧賣大閘蟹、京東賣大米
雖然,養殖業在中國已經延續了幾千年,但養殖業依然是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企業、創業者選擇創業的重要方向。
原因包含這3個方面:首先養殖技術門檻低,很多養殖戶都是經過簡單培訓金可以開展養殖創業;其次,養殖市場需求大。城市消費者對雞肉、豬肉、羊肉、牛肉等消費基數比較大,基本上一天三餐都要吃這些養殖產品;最后國家對養殖大戶扶持。國家對養豬、養羊、養牛等大戶都有相應的補貼和政策支持。
盡管這樣!但也有很多養殖大戶倒在黎明之前。比如:養南美白對蝦因不懂行情導致血本無歸、花8000萬養青蛙的因不懂生物鏈導致全軍覆沒;花兩百萬養殖斑石鯛因不懂技術導致失敗.....
失敗有失敗的原因。但能賺錢的,自然有賺錢的門道。養殖大戶們除了對國家政策及行情有詳細的了解之外,其實更多的是子經營上。
經營不善是,養殖失敗的主要原因。下面,我們來分析幾個憑借獨特經營的年賺百萬的案例。
一、懂用戶、懂市場
80后陳祁睿是廈門島內人,高考后就出國讀大學。大學畢業后,陳祁睿回到廈門,從小職員做起,用近6年的時間,成為知名公司高管,生活穩定,前途無限。
首“健康飲食”的想法打動,祁睿辭掉工作依然回老家租了40畝開始中華宮廷黃雞。雖然因不懂技術導致首次失敗,經過學習終于掌握了雞的習性和疾病防治,第二批中華宮廷黃雞已經開始上市。
陳祁睿總結了他的成功方法有2點:1、懂用戶痛點。當前用戶對健康安全的食品比較重視,因此,為了保證雞肉的品質,陳祁睿控制養殖規模,同時堅決杜絕使用抗生素,不采取籠養方式,也不用飼料,讓貢雞在純天然的環境中自然生長。2、產品要有市場。沒有市場或者知名度的產品做起來需要花大筆的錢做市場教育。陳祁睿選擇的是“黃雞”產品,此產品在市場有一定的知名度。
二、打造產供銷模式
2012年,在外漂泊近20年的葉峰回到家鄉,開啟了自己的創業之路。葉峰投資440萬元建起了山羊的養殖基地。目前已有23家山羊養殖戶加入,發展山羊3000多只,合作社年產值達500多萬元。
葉峰總結了他的成功方法有2點:1做大規模,通過規模做效益,他們吸引山羊養殖戶的加入;2、做出產銷模式:牽頭成立了茂源山羊養殖專業合作社,從選種配種到疾病防治,從牧草種植到山羊銷售,茂源合作社提供全程服務,逐漸探索出“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走出了“產、供、銷一體化,牧、工、貿一條龍”的發展新路子。
三、延伸單品產業鏈
東陳鄉是浙東白鵝的主產地,養鵝大戶嚴積良是東陳鄉南堡村人。他在南堡村辦有養鵝場,專門養殖種鵝。而嚴積良名下的積良大白鵝有限公司采用基地加農戶的模式,現有種鵝4萬羽,孵化室2000平方米,年出苗鵝120萬羽。他推出的“紅燒老鵝煲”,上個月經《東南商報》報道、多家媒體轉載后,一度成為美食“網紅”。
據介紹,種鵝養殖三年以上就開始淘汰,有些售往廣東、安徽等地,制成廣東燒鵝、鹵水鵝等。如何就近消化種鵝,延長自己的白鵝產業鏈,一直是嚴積良思考的問題。去年他邀請鄉村廚師,在新花鳥市場邊上開起飯店,隆重推出招牌菜紅燒老鵝煲。
嚴積良總結了他的成功:1、農產品+餐飲模式,單獨銷售農產品難度很困難。通過跨界之后,就能激活農產品的新市場。2、預定模式。采用預定模式可以減輕供應鏈的成本,也可以提高用戶體驗,確保客戶留存。
四、控制經營成本
李賢余是安徽六安市獅子崗鄉人,年輕時他很早就出去打工,在城里從事建筑行業,經過奮斗,也有了自己的施工隊伍,搞建筑那些年他積攢了日后從事養殖業的第一桶金。2001年,李賢余決定回家搞養殖業。幾經失敗,李賢余終于選定了“養水牛”
為了控制成本,轉變經營方式,李賢余不用飼料喂牛,而是用草喂牛。李賢余以每畝150元的年租金,承包了當地荒地近3000畝,種植玉米、黑麥草、墨西哥玉米草等。這樣不僅節約了成本還是促進生態養殖模式。
“種植牧草喂牛成本不高,一畝黑麥草每年可收割五六次,產量可高達10000公斤以上。 ”李賢余告訴記者,正是由于種植牧草喂牛,他才能堅持這么多年不虧本,每頭牛的利潤可達5000元以上。
李賢余總結出2點成功經驗:1、養殖業本身是一個薄利的行業,必須要降低成本,提升規模才能賺到錢;2、做大規模才可以拿到國家的相關補貼。李賢余的養殖場還獲得南方草地畜牧業推進項目補貼250萬元,為他下一步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
五、多元化經營
思路決定出路!
看中綠色食品,大學生豬倌劉德斌投入60多萬元新修了一個養豬場,購買了80頭仔豬,以桔梗、玉米、苕粉配制成的豬食喂養仔豬,劉德斌養的住每斤能賣到18元,目前基本上是供不應求。
劉德斌采用生態養殖的方式,就是不喂飼料,并將豬在野外放養,將家養與放養結合起來。
同時,劉德斌成功申請了“無公害豬肉”證書。接著,他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編寫了圖文并茂的銷售信息,并在朋友圈中發布。劉德斌又將豬圈進行改造,在豬圈下深挖了化糞池,對豬糞進行發酵處理。沼液通過管道流入田間地頭,為村里1000多畝柑橘樹的生長提供肥料;沼渣用于生產有機肥;沼氣可生火做飯。如今,走進養豬場都聞不到臭味。劉德斌對這套環保生態處理系統非常滿意。劉德斌還打算流轉幾十畝土地,種植玉米、紅苕等經濟作物。“明年自己種植玉米、紅苕后,將全部施用農家肥,不僅解決了豬糞難題,還可進一步保障豬吃得綠色、健康。
劉德斌總結出3點成功經驗:1、生態鏈的打造,養殖是一個生態鏈,包括品種、養殖方式、環保、銷售渠道等產業鏈組建;2、提高用戶體驗,讓用戶了解養殖的產品是安全、可靠的,提升用戶的粘連和信心;3、要有生態環保意識。這對養殖大戶來說特別重要。
很多人失敗不是技術,而是思維上的失敗。互聯網時代、了解市場和用戶才是經營的突破口。
對于養殖大戶來說,擁有什么樣的高度就會有什么樣的事業。不是市場不行、產品不行,是人不行。因此,以后養殖大戶們請用你的思維的高度、認知的高度來戰勝市場。
相關文章
文章:1280 篇
瀏覽:19679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