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飲料檸檬史:十年沉浮,酸倒一地,成就一片!
(封面人物:匯通達總裁徐秀賢)
三農日報第349期
今日名言:怕什么?一切要來都要的來,不必怕。---《邊城》
看三農日報,發現更大的產業!
「要聞」
1、投資大鱷羅杰斯認為,農業處于機遇期
近日,國際知名投資人吉姆·羅杰斯表示,已經賣空美股,將投資中國的農業和環保領域,同時,他認為北京的房地產價格已經偏高,不適合投資。
吉姆·羅杰斯認為,農業處于機遇期。
“在農業方面也會有重大機遇,可以看到過去10年和20年的農業發展,速度下降40%。這是一場災難。大家一定要記住!”吉姆·羅杰斯表示。
2、中國郵政服務鄉村振興戰略3年計劃發布
《中國郵政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方案》明確,到2020年將中國郵政打造成“鄉村普遍服務供給主渠道、鄉村電子商務發展排頭兵、鄉村振興金融支持生力軍、鄉村綜合物流服務主導者和國家精準脫貧攻堅助力者。
3、報告:97%的中國億萬翁富翁是白手起家
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億萬富翁的總財富增長了19%,達到8.9萬億美元,當年新增億萬富翁199位,其中89位來自中國,使得中國億萬富翁人數增加到了373人。而2006年,該數字尚且為16人。
報告還稱,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技術創新能力和生產率增長以及政府的支持,正為個人創造財富提供前所未有的機會。中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創造財富速度最快的國家。
截至去年年底,中國億萬富翁人數增加到了373人,擁有的總財富額為1.12萬億美元,財富增長率為39%。這373名富翁中有97%是白手起家。
4、報告:未來中國鄉村旅游熱還將持續10年以上
中國社科院輿情實驗室發布《中國鄉村旅游發展指數報告》(以下稱“報告”)指出,2016年是中國"大鄉村旅游時代"的元年,鄉村旅游發展規模大、投資大、影響大,已成為人們新的生活方式。通過大數據推演預測,未來中國鄉村旅游熱還將持續10年以上,2025年達到近30億人次。
5、新型職業農民發展呈“五高”特點
當前,我國新型職業農民超過1500萬人。最新發布的“新型職業農民發展指數”顯示,新型職業農民發展呈現“五高”特點,即來源多元化程度高、規模化經營程度高、農業綠色發展水平高、互聯網利用程度高和農業經營純收入比較高。
6、中國創新城市TOP10出爐 北京、深圳、上海位列前三
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以下簡稱首科院)在“創新北京”國際論壇上發布的《構建創新之城——中國創新城市TOP10的啟示》研究報告顯示,北京、深圳、上海位列中國創新城市TOP10前三甲。
7、數據:農戶住宅和宅基地規模超60萬億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曾有一個權威性調研計算:2012年中國農村凈資產約127.3萬億元,其中農戶住宅和宅基地合計61萬億元,約占農村凈資產1/2。若能有效盤活,可為農民年增收萬億元以上。
「地方大動作」
8、河南:產糧大縣獲中央財政資金獎勵
為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緩解產糧大縣(市、區)財政困難,中央財政下達河南33.3億元用于獎勵104個產糧大縣。
為進一步調動市縣政府抓好糧食生產的積極性,促進糧食產業發展,對未列入中央財政獎勵范圍的產糧大縣,結合各縣(市、區)糧食總產量情況,河南省財政安排2000萬元,對鞏義、博愛、汝陽等7個縣給予了適當獎勵。
9、新疆:棉花機采率達30% 實現機械化采棉花
從新疆自治區農業部門了解到,2018年新疆全區新增采棉機650臺,總數達3600余臺,全區棉花機采率從2016年的21%增長至2018年的30%。
近年來,新疆全區農業部門一直將提高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持續推進,在農機購置補貼、土地流轉、新型農機技術推廣等方面岀臺一系列政策,為機采棉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10、河南:鄭州市每年拿1億元支持農業經營主體
近年來,鄭州市整合農業產業發展引導資金,每年拿出1億元設立專項資金,通過貼息貼保等方式扶持農業經營主體做大做強;吸納社會資本共同投資,建立規模2億元以上的農業發展基金,進一步增強全市農業產業發展后勁。
鄭州市持續培育龍頭企業,壯大農業產業化經營隊伍,通過定期監測評估及時剔除少數經營不善或帶動能力弱的企業,做到有進有出,實現動態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培育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34家。
11、青海:西寧航天蔬菜種植面積達1400公頃
截至目前,西寧市航天蔬菜示范推廣種植面積達1400公頃,推廣辣椒、黃瓜、番茄、西葫蘆、茄子等航天蔬菜新品種30個,其中辣椒種植面積占90%以上。
據了解,“航天蔬菜綠色豐產技術集成與推廣”項目是青海省重點研發與轉化的技術項目,項目實施期從2017年開始到2019年結束,共3年時間。
航天蔬菜長勢強,產量高,抗病性好,適宜青海省溫棚和露地種植。高效、低毒、低殘留、環境友好型農藥等措施,讓蔬菜生產中病蟲防治效果達到了85%。
「產業新勢力」
12、清華大學教授:80%的化學產品可用生物技術制造或替代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金涌認為,目前80%的化學產品可用生物技術制造或替代,但是目前我國缺少一個強有力的生物農藥研發創新中心。未來全世界人口還將持續增加,但可以獲得的耕地資源在短期看很有限,農業即將邁入4.0時代。
他建議要將農業、工業、信息產業有機結合起來,從化學農藥轉向生物農藥,把噴藥、施肥、土壤改良三位一體結合,在農藥使用量減量的同時確保糧食穩產,同時減少長江的環境負荷。
13、江小白籌建農業特色小鎮
江小白酒業相關負責人表示,江小白農業特色互聯網小鎮正在籌備建設中。據介紹,江小白酒業將結合“金色黃莊、富硒、互聯網”等特色名片,籌建國內首家以高粱文化為主題的高粱博覽園為核心,打造“江小白互聯網小鎮”。項目建設完善黃莊片區綠色產業循環,以形成二產帶動一三產業融合發展。
據了解,江小白酒業是一家綜合性高粱酒企業,擁有完整的全產業鏈布局,業務體系涵蓋了高粱種植、蒸餾釀造、現代物流、文化創意、品牌營銷等領域。公司現擁有釀造基地江記酒莊,占地700余畝;擁有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企業驢溪酒廠,百年的“江津燒酒釀造技藝”在此煥發新生;擁有富硒生態農業基地江記農莊,專注高粱品種研發與示范種植。
14、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未來要打造1500個示范農場
中化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寧高寧認為,中化農業希望通過MAP戰略的創新實踐,用3-5年時間,在全國建設、投用500個以上的MAP技術服務中心,打造1500個示范農場,為幾十萬新型農民和3000萬畝以上的土地提供現代農業綜合服務,成為領先的現代農業服務平臺和中國品質農業引領者。
15、專家:財政應加大對特色農產品保險補貼力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對于如何引導農險服務各地的特色農業,最主要、見效最快的辦法是擴大中央財政補貼品種,這也符合提升地方特色農業發展的需要。中央財政要設立特色農產品保費補貼項目,盡可能擴大中央財政補貼的品種范圍,逐步對各地具有地方優勢特色的農產品保險提供保費補貼。
另外,中央財政還可以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支持各地的特色農產品保險的發展。比如,中央財政可通過對符合條件、納入獎補范圍的險種,按照地方財政執行開展、且實際到位的保費收入規模的一定比例給予適當獎補。
16、業內人士指出:農資漲價主要是受環保影響
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價格上漲主要是受到了環保因素的影響:一是上游中間體供貨緊缺,農藥生產企業無原料可用,生產難以維持正常,供貨量減少。二是影響農藥生產企業本身開工率,由于自身原因導致農藥產品生產難以正常運行從而影響產量。目前國內多數農藥產品價格的上漲均是受供應面影響的因素較大。
17、法規指出:集體土地上是可以進行畜牧業養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土地承包經營期限為三十年。”
集體土地分為基本農田和非基本農田,如果占用的耕地屬于基本農田,則不得占用搭建養殖場。如果占用的耕地屬于非基本農田,則在符合《畜牧法》規定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用于建養殖場,所以在集體土地上是可以進行畜牧業養殖的。
18、報告:提升企業信譽已成為沉香企業的發展趨勢和方向
《中國沉香產業景氣指數調查報告(2018)》(簡稱《報告》)。從指標分析看,2019年上半年中國沉香產業景氣指數為149.67點,表明沉香企業經營者對沉香產業的發展預期總體向好。
《報告》表明,規模化發展、品牌化經營、著力規范產品生產、提升企業信譽已成為沉香企業的發展趨勢和方向。樣本企業中,84%的預計擴大規模,80%的預計增加品牌建設投入。未來,新的沉香產業將依托規模化的種植、高效穩定的結香技術、持續的產品研發,形成從種植、結香、加工到銷售完整的產業鏈。
「新商機」
19、菜農賣“盆栽野菜”,一年賺50萬
湖北武漢創業者彭開友是一位菜農,就將原本長在路邊無人識的野菜,玩出了新名堂——“盆栽野菜”,拿到市場上銷售竟然大受歡迎。
彭開友發現,野菜因為營養豐富、風味獨特成為大家餐桌上的“新寵”,再加上種野菜投資少、風險小、收益高,所以,種植野菜還算是一個比較可觀的項目。
經過在市場試銷,紫背天葵和田七成為彭開友家庭農場的“當家野菜”,種植規模也擴大到44個大棚,每天上市達250公斤,毛收入2000多元。
目前,彭開友擁有16個大棚中種滿了野菜,品種包括紫背天葵、野菊花、田七、野菠菜、馬齒莧、野芹菜等十幾個品種,成熟后一部分直接送到白沙洲批發市場,一部分裝盆賣給批發商販,在花卉市場及大街小巷售賣給市民。
如今,他靠盆栽野菜打開市場,“入行”短短三年,規模發展到44個大棚,平均每天上市量達200多公斤,一年下來毛利近50萬元。
本文由農俠會整理編輯!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