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飲料檸檬史:十年沉浮,酸倒一地,成就一片!
甘孜高原平均海拔3500米,冬季長光照強,晝夜溫差大,蔬菜不容易成活,當地人餐桌上的蔬菜基本上都是從成都拉過來的。外地媳婦丁方麗卻下定決心要在高原種菜,不僅賺到了錢,還改變了當地的農業面貌。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01
把山東大棚搬上了高原
因為一碗“青菜湯”,丁方麗和丈夫盛珂有了來高原種菜的想法。盡管不受家人理解,丁方麗還是借來八十萬,拉著丈夫就上了高原。
2011年底,丁方麗終于在瀘定縣流轉到一百畝土地。結合當地氣候情況,將大棚改造方法里里外外進行了一系列調整,為高原量身打造的十個蔬菜大棚拔地而起。
他們首先改變了大棚墻體的厚度。高原上晝夜溫差大,冬季常最低氣溫能達到零下十幾攝氏度左右,建在這里的大棚墻體要比山東的厚五厘米左右。第二個改變的是大棚的朝向。山東的大棚傾斜面的朝向是正南,這里要比山東偏西15度左右。第三個改變的地方是大棚上蓋的保溫層,高原上的要更厚一些。
第一批試種蔬菜,在丁方麗一行人的親力親為下,不僅口感好,產量也高。這標志著大棚種植技術在高原上也能行得通。
02
尋求政府支持
2013年,丁方麗決定擴大規模,但此時丁方麗手上只有一百多萬元,還差400多萬元。資金出現了極大的問題。丁方麗心里也很焦急,決定找當地政府尋求幫助。
“政府給你無息貸款,利息政府來承擔。但是這個建設管理由你們負責。”考察了山東壽光后,四川省道孚縣委員會書記蒲永峰決定扶持丁方麗擴建基地。
有了當地政府的支持,丁方麗貸款了300多萬元,25個大棚建起來了。隨后她把每年賺到的錢都拿出來擴建,她還嘗試了一種新的建設模式。
當地的村子拿出集體的資金入股,村民就成了公司的股東。種菜賺了錢,村民就能參與分紅。這種方式得到政府部門的支持,同時還在周邊的爐霍縣、理塘縣、道孚縣推廣開來。
到2017年蔬菜大棚陸續增加到了300個。讓人奇怪的是,丁方立此時卻縮減其他蔬菜的種植面積,將70%的大棚都種上了小番茄這一個單品。
03
有核心競爭才有話語權
“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要把一個產品做到極致,這樣才有市場的話語權。”丁方麗決定選擇小番茄作為自己的拳頭產品。
小番茄的周期短,資金回籠快,從種下番茄苗到果子采摘只需要50天的時間,一個基地一年能種兩茬。
2016年的三四月份,丁方麗分別去了國內的小番茄的主產區云南、海南和新疆進行考察。她發現在這三個主產區當中,海南的小番茄產量高,卻受氣候限制,大部分都集中在1到4月份上市銷售。而新疆和云南的上市量又比較分散。小番茄作為季節性供應的農產品,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全年上市。
丁方麗算了一筆賬。一個大棚的小番茄年產量是在2萬斤左右,能夠產生10萬元錢的經濟效益,如果她能夠實現小番茄的全年供應,豈不是掌握了競爭力和主動權。
丁方麗下決心要把小番茄這一個單品做大做強,而且要實現小番茄的全年供應。她敢于這樣做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要實現小番茄的全年供應,需要在不同氣候的地方跨區域建基地。而甘孜藏族自治州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全州總面積15.3萬平方公里,不光遼闊,各地海拔也不相同。在一個州里多個地方選址,就能實現全年生產。
丁方麗在擴建基地的時候,就已經有計劃的選址,它的四個基地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從北到南依次排列。12月到1月瀘定縣的小番茄進入結果的高峰期。2月到8月份爐霍縣進入生產旺季,9月開始理塘縣的小番茄集中上市。10月11月道孚縣的小番茄大量采摘,這樣一來丁方麗就做到了小番茄全年循環供應。
04
把銷售做到前面
“我應該先把銷售做到前面去,因為農產品跟其他東西不一樣。其它東西可能出來我可以放,但是我農產品不可以,我必須要馬上銷出去!”丁方麗說。
生產高峰期每天有18000斤左右的小番茄成熟,本地市場消化不完,丁方麗想賣一些到外地。
早在基地里小番茄剛播種的時候,丁方麗就開始參加四川省的一些農產品展銷。不過,她一不設展臺,二不帶產品,只干一件事兒,就是在展會上收集客戶的名片。
一個月的時間,丁方麗收集了一百多張名片,但她卻沒打算跟誰都合作,丁方麗的目標很明確,牢牢鎖定省會成都市場,選擇采購量大有市場影響力的公司。
看這個標準選了70多家目標客戶,帶著產品挨個找到人家去推銷。她有一套很管用的營銷話術,幾句話一說就能成功吸引客戶的注意。
手握365天供應的這道殺手锏,丁方麗在市場上有了很強的競爭力,70多家目標客戶里有30家與達達成了采購協議。
“因為任何一個渠道的產品都有穩定性,如果你今天賣了,明天沒有了,消費者就會被其他渠道給奪走。”丁方麗的客戶袁斌說。
在丁方麗談判的客戶里,有一家大型連鎖超市,這家超市在成都有8家門店,每年小番茄的采購量能達到60噸。這是丁方麗最想拿下的一家,可對方卻提出的一個要求她做不到。
05
借力獲資源
這家連鎖超市有很多倉儲,每天清晨,丁方麗必須要把所有產品同時送到每個倉,一個倉幾百斤貨。
沒那么多臺車,更沒有能力再建一個配送系統,眼看要到手的錢就要抓不住,丁方麗心里很著急。
丁方麗梳理了一遍手頭的客源,這時彭友宏引起了她的注意。
彭友宏在成都有一家專門采購農產品的公司,同時還有自己的物流和倉儲。丁方麗找到彭友宏,提議兩人合力給那家大型超市供貨,她保證全年提供質量穩定的小番茄,彭友宏只負責運輸和配送,利潤兩家平分。
彭友宏需要尋找好貨源,丁方麗有貨卻沒有倉儲和物流系統。合作對于兩人來說,是一件互利雙贏的好事。
通過借力的方式,丁方麗順利與那家大型連鎖超市達成合作,把小番茄賣到8元一斤。2018年,她的小番茄產量達到600多萬斤,年銷售額3000多萬元。
丁方麗的到來讓當地藏族老百姓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她的帶動下,當地種植蔬菜的人也多了起來。
最讓丁方麗自豪的是,當地9088戶農戶每年都能夠從她的公司里分紅。而和所有的老鄉們能夠一起增收,賺到錢,才是丁方麗覺得最幸福的事兒。
內容來源:農影智造《致富經》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