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氏、牧原、雙匯、新希望……這 13 家農企,成 2019 上半年中國上市公司市值 500 強!
2015年11月,農業部下發了《“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鐮刀彎”地區玉米面積調減5000萬畝以上。
農業部數據顯示,全國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出臺、“鐮刀彎”等非優勢區玉米面積調減一年來,我國籽粒玉米已調減3000萬畝左右,對政策性糧食庫存的消化起到重要作用。
所以,2017年要繼續調減“鐮刀彎”等非優勢產區玉米1000萬畝,累計調減總量爭取達到4000萬畝。
面對玉米繼續調減,農民到底該怎么辦?
我國是糧食大國,很多地區都是以種植玉米為主,維持生活的,尤其是東北地區,但是面對國家對玉米的調減,農民該怎么辦呢?下面就讓農業君(公眾號:nyguancha)為大家說說吧。
地處位置不同,種植的作物就會有所不同,所以農業君就根據不同的地理位置進行了分析,看看沒有這1000萬畝的玉米,農民到底該如何做?
1、身處玉米優勢主產區、核心區的朋友
如果繼續種植玉米,建議這樣做:
1)改變種植品種
普通玉米價格不如意,村民可以選擇種植青貯玉米或種植特色玉米,同樣的玉米,糯玉米一塊多一個,普通一塊錢2斤。
2)提高產量
種植普通玉米,合理增加種植密度即根據品種特性和自然生產條改變種植方式,改勻壟種植為大小壟種植、改粗放用肥為配方施肥,提高畝產量靠數量撐起利潤。
3)降低種植成本
降低玉米成本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進行規模化種植,同時還要提高機械化的水平,讓農民種地變得更輕松、容易。
2、身處高緯度、干旱區的朋友
可改種耐旱的雜糧雜豆和生育期短的青貯玉米。
3、身處東北地區的朋友
東北地區大部分都以種植玉米為主,但是國家下調玉米種植面積,農民可以從另一方面去進行種植,可恢復大豆玉米的輪作,因地制宜的發展苜蓿玉米輪作,或者種植水稻。
1)水稻種植
鞏固北方粳稻產區,穩定南方雙季稻生產。到2020年,優質稻比例達到80%。加快選育高產優質高抗雜交稻新品種。同時,加快常規稻品種提純復壯,提升種植效益。
2)小麥種植
在東北冷涼地區、內蒙古河套地區、新疆天山北部地區等,適當恢復春小麥。大力發展市場緊缺的用于加工面包的優質強筋小麥和加工餅干蛋糕的優質弱筋小麥。帶動用于加工饅頭、面條的中筋或中強筋小麥品質提升。用于制作面包和蛋糕的優質小麥比較緊缺玉米:調減籽粒玉米,擴大青貯玉米,適當發展鮮食玉米。到2020年,青貯玉米面積達到2500萬畝,鮮食玉米面積達到1500萬畝。
3)豆種植
糧豆輪作、恢復面積,改善品質、提高效益。在東北地區推廣玉米大豆輪作模式,在黃淮海地區推廣玉米大豆輪作、麥豆一年兩熟或玉米大豆間套作,適當恢復大豆種植面積。到2020年,大豆面積達到1.4億畝、增加4000萬畝左右。薯類雜糧:擴大面積、優化結構,加工轉化、提質增效。
4、身在華北地區的朋友
可實行冬小麥夏花生的復種,發揮豆科作物的固氮養地的作用。也可以轉做綠色有機產品。
面對玉米價格明確下跌的市場行情,各地玉米種植區也開始調整種植結構的嘗試。在吉林省興源種植合作社,這里共有400公頃土地,合作社負責人張造力介紹說,原先這些地種的全是玉米,從去年開始,合作社調整種植結構,適度調減玉米種植面積,從農產品的附加值入手,種植綠色有機產品,打造農產品的品質,效益十分可觀。
張造力:“400公頃農產品,全是打造有機品牌,施用農家肥,選好的品種,把住質量關,所以附加值高了。別的地三到四公頃的效益都不如我一公頃的效益。”
5、身處石漠化地區的朋友
可改種有生態涵養功能的果桑茶等經濟林、牧草飼草等,既順應政策保護生態環境,又能促進增收。同樣也可以種植馬鈴薯。
馬鈴薯
2016年2月23日,農業部正式發布的《關于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的指導意見》中提到我國將馬鈴薯作為主糧產品進行產業化開發。從近日全國馬鈴薯市場價格監測來看,馬鈴薯的身價一再飆升。截止到3月15日,山東冷庫“荷蘭十五”品種150克以上價格漲至1.9元/斤左右,甘肅地區“一點紅”品種價格由月初的0.76元/斤漲至0.90元/斤,上漲18.42%。
馬鈴薯被確定為主糧之后,推動馬鈴薯主糧開發的工作在有序展開。對于廣大馬鈴薯種植戶來說,最重要的是選對品種。國家目前重點提倡的品種有這樣的特點:優質、高產、抗逆、綜合性狀優良、適宜主食開發的專用品種。
6、靠政策扶持
調整優化玉米結構需要市場信息的引導,但是更需要的是政策的扶持,這樣才能讓農民愿意調、調得動、穩得住。
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今年在財政部的支持下,農業部整合了35億元的資金,重點支持玉米的結構調整,用于“鐮刀彎”地區的糧改飼和糧豆輪作的補助,目的是讓改種青貯玉米也好、改種大豆也好、改種飼草也好,這些作物的收益與過去種籽粒玉米的收益基本相當。
7、靠示范引導
在結構調整過程中,我們重點要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企業在結構調整中的示范引導作用,率先推廣結構調整的技術模式。
現在有各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企業,他們能夠“做強做大”肯定有其獨到的成功方法。在玉米調減的大環境下,不妨學習他們的做法,再結合自己的經驗具體問題具體處理。
2017年玉米將繼續調減1000萬畝,但是農民也不用發愁,總有辦法解決的,趁春節之際,想想明年該種什么吧?
即使玉米調減了,還有很多農作物等著我們生產呢!國家不會虧待我們農民的。
更多農業重磅新聞、產業報道、干貨案例,500萬三農領域的行業人都在訂閱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