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眾籌新時代:網易全民養豬、蘇寧賣大閘蟹、京東賣大米
作者:馬云華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ID:nyguancha)
傳統種養,風險最大。
而且,種養領域存在創業“蹺蹺板”,你越投入,越做大規模,將下沉的越低,直至起不來,甚至倒閉。
之前,有調研顯示,中國目前有個奇怪的現象,種植面積幾畝到幾十畝的種植戶賺錢的比較多,上百畝甚至上千畝的大戶,反而很多賺不到錢。
種植業“蹺蹺板”怪圈
2個故事來分析:種植業“蹺蹺板”怪圈。
其中,有這么一個因“產品而失敗”案例:90后大學生高飛和岳子盛是校友,兩人畢業沒有去就業,而是去創業。
之前,倆人是因為合辦教育培訓班開始合作的,用大學幾年辦培訓班攢下來的五六萬元,在山東平度明村鎮承包了十畝地種植地參,2012先試種了一點之后,2013一口氣種了十畝。
他們原本想憑著自己的努力,在青島地區打開市場,但到了要收獲的時候卻發現本地多數餐飲場所都不用地參來做菜,地參在青島的認知度也不高,倆人跑了多個地方,還沒打開銷路,導致投入的10多萬元打水漂。
還有個因“規模致死”的案例,夏志鵬是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的一位種糧大戶。2010年,他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與別人合伙流轉了1300畝土地種植水稻。“結果第一年就虧了30萬元。”
夏志鵬總結原因有3個:1)配套設備設施嚴重不足,不要說烘干機,就連旋耕機、收割機也只有一兩臺,糧倉、機耕道也沒有。2)由于面積過大,田間管理一塌糊涂。3)分身乏術,管理混亂。農民個人不好管理。所以,越投入越虧錢。
導致種植業的“蹺蹺板”怪圈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認為有3個:1)農業畝產效益不高;2)農業產業化程度弱;3)農業標準化制約。
原因種種,種植業的“蹺蹺板”事件才會經常發生。
種植業失敗主要原因:資金不足
其實,從相關的農業失敗案例來看,無關乎3個原因:
1)對市場認知不足。90%以上的搞種植的老版都是跟風,即使那些不跟風的人想走差異化路子,搞新品種植,結果又因對市場認知不足,反而導致失敗。
2)不懂技術。雖然有人說“不懂技術”可以請人干,但相對于傳統的農業來說,尤其是小規模農業從業者,你自己必須是個多面手。因不懂技術而失敗的人比比皆是。
3)資金。對市場不了解、不懂技術都可以去學習,但必須要建立在基金的基礎上,“沒有錢,做農業真的很難”。
百果園董事長余惠勇也是這么說的。
百果園董事長余惠勇告誡新農人在進入水果行業之前應充分認識到5大風險,理性看待當前生鮮行業的火熱,做到不盲從進入。尤其是,資金風險。
1)由于對技術落實所需投入預估不足,或因技術失誤,或因自然災害,或因市場變化造成了預估收益與現實收益落差太大,種植企業往往出現后續資金不足現象。
2)國內金融機構對種植業的資金扶持相當薄弱,導致種植企業在資金不足時很難從金融機構解決資金不足問題。
3)資金不足將導致種植企業無法保障技術措施的落實,從而導致無法生產出有競爭力的果品,從而導致無法盈利;無法盈利又導致資金投入不足,從而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導致失敗。
4)現狀:國內種植企業往往“虎頭蛇尾”“缺一把火而不能把水燒開”;往往無法進行可持續性發展。
百果園董事長余惠勇結論:資金不足是目前國內種植企業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出路在哪里
技術、資金、市場都不是經營農業最核心的東西。
我們認為決定成功與否,是正確的思維。
但,面臨技術、資金、市場等問題,傳統種植業又該如何突破,我認為有3個出路,可以嘗試。
1、改變經營方式:不靠產品賺錢
種植業傳統經營方是種什么賣什么。如果產品沒有特色,品牌沒有影響力,在市場上基本上沒有什么競爭力。
跳過產品本身,賣延伸或者服務,未嘗不是一條新路子。
什么意思呢?就是不靠產品去賺錢,或者改變產品賺錢的途徑。
舉個例子,一家搞紅薯種植的農產品基地,20畝地,單純賣紅薯年盈利5萬元,如果改變經營方式,用休閑農業思維來做,以“紅薯”為切入點舉辦“挖紅薯”、“扔紅薯”、“烤紅薯”等系列親子活動,通過發展會員方式收取會員費。
一個會員按1000元收,發展1000元每個會員,紅薯基地可以盈利10萬元,這還不算基地餐飲和廣告招商的收錄。
2、多產結合
其實,多產結合,不是一個重資產,而是一個全新的經營思維。
實現多產思維有2個途徑:途徑一、產品跨界結合思維,比如套種,實現雙收益;途徑二、產業跨界結合思維,比如:種植和加工業結合、種植業和休息農業結合思維,實現產業互補。
舉個例子:葡萄與西瓜、韭菜的套種方式,在葡萄架下種西瓜或者種韭菜,實現畝產效益倍增。
3、借用新工具
互聯網時代,傳統農業需要新工具來賦能。眾籌模式、共享模式,新媒體營銷、短視頻傳播、網絡直播等等互聯網工具都可以應用到農業生產和營銷上。
以眾籌模式為例,張浩(化名)種了50畝五常水稻,采用眾籌模式,招募了30個家庭,每個家庭3.9萬元就可以在年底獲得一定量的五常大米,多余的部分還可以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從而獲得一定的分紅。
總結一下,種植不是缺錢、缺技術、缺市場,而是缺思維。用新思維做農業,即使不能立即成功,也能逐步走向成功。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280 篇
瀏覽:19679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