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剛剛,胡潤研究院發布《2022胡潤慈善榜》,京東劉強東以149億元捐贈額首次成為中國首善,主要是向第三方基金會捐贈了京東6200多萬股股票,用于教育和環保事業為主。美團王興以147億元捐贈額位列第二,小米雷軍以145億元捐贈額位列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牧原股份的秦英林、錢瑛夫婦過去一年共捐贈10.5億元,位列《2022胡潤慈善榜》第八,成為食品行業的首善。
很多人并不知道,秦英林夫婦對于捐款這件事毫不吝嗇,2020年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牧原捐贈了2億元;2020年還向西湖大學捐款8億元,用于前端的科學研發;作為河南本土企業,2021年河南特大水災捐了1億元;2022年河南農業大學120周年校慶之際捐贈10億元于母校,共建河南牧原畜牧產業聯合研究院……
回顧秦英林走到現在的創業史,養豬這件事,秦英林可以說,從始至終堅持了近30年,從沒有放棄過。
桃李之恩,不負先賢
“感恩母校的培養,讓我們有能力去發展去創造,報效祖國。母校120年,我們引以為豪,激勵我們奮勇向前,不負先賢。”7月6日,在河南農業大學120周年校慶大會上,秦英林道出捐款10億元的初衷。
在國內高校捐贈歷史上,能達到十億元級別的捐贈,是屈指可數的。而秦英林的成功,也離不開河南農業大學。
1965年,秦英林出生于河南的一個貧困農村。高中時,為了擺脫貧困,秦英林鼓動父親去養豬。家里拼湊了800塊錢買了20頭豬崽,但由于缺乏知識,沒多久就虧得血本無歸。此時的秦英林很是愧疚,也在此時內心埋下了養豬情節。
高中即將畢業,秦英林獲得保送河南大學的機會,本有更好的機會繼續求學,他卻選擇自考河南農業大學。養豬致富使秦英林魂牽夢縈,他如愿以償進入農大報考畜牧專業,終于有機會學習相關知識了。1989年,河南農業大學畢業的秦英林,進入了南陽一家食品公司,捧上了鐵飯碗。
1992年,鄧公南巡談話的聲音傳到了家鄉。秦英林不顧父親反對,辭去南陽市公職,回到內鄉縣河西村,四處籌措資金,在村西邊的一片荒地上,建起第一個養豬場,開始了養豬事業的長跑。
1995年,秦英林的豬群出現了大規模死亡,他只得求助自己的大學,最終查出原因是一種罕見的“偽狂犬”病,可疫苗只有哈爾濱的一家獸藥企業有。可是,憑借一己之力根本不能在短時間內解決疫苗。
所幸,在農大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僅僅2天時間,疫苗就空運到秦英林手里,一場危機總算化險為夷。可以說,如果不是秦英林主動向專家求助,不是他大學生創業的身份,父親養豬遭遇的悲劇將會再次在他身上重演。
通過這件事,秦英林更懂得“知識就是生產力”的道理,格外重視養豬技術的提高。所以,秦英林給母校捐贈10億元也在情理之中。
后來秦英林成立了牧原股份,公司發展越來越快,存欄的生豬從1000頭發展到10000頭,后來更是突破了10萬,甚至達到了100萬。2021年,牧原股份出欄生豬4026萬頭,全球第一。
不忘鄉情,反哺鄉梓
本世紀初,用瘦肉精養豬在行業普遍發生。但秦英林一直堅持自己的底線,“我們寧可不賺錢,甚至是賠錢,也堅決不能使用瘦肉精!”“誰用,(我)開除誰!”
2006年9月,上海爆發了瘦肉精事件,300多人同時中毒入院。這個時候,牧原生豬走進大眾的視線,東方時空特意對秦英林進行了專題報道,中聯肉食、天津寶迪、上海五豐紛紛成為秦英林的忠實客戶。
2009年夏,秦英林老家內鄉縣遭遇了持續性暴雨,十幾萬農戶家里的小麥發芽滯銷。關鍵時刻,秦英林表示:“農民們的芽麥我收,我全收!”為此,秦英林貸款1個多億來收購發芽的小麥。
隨著小麥的大量收購,問題與之而來,養殖場的豬只吃了3天就不吃了。但秦英林并沒有后悔,他說:“我們企業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應該無條件承擔社會責任,如果企業因收芽麥而死,請在我的墳頭立上‘因收芽麥而死’的牌子。”
得益于前期的技術積累,他把小麥全部以科學的方法做成顆粒飼料,解決了飼料的存放周期問題。沒有想到第二年,全國飼料價格大漲,秦英林靠著顆粒飼料還大賺了一筆。
2014年1月28日,牧原股份在深交所掛牌上市,隨后市值一路扶搖直上。
牧原股份到底有多厲害?我們看一組數據:
2014年1月28日,牧原股份上市首日市值83.88億。
2019年2月,牧原股份市值才首度登上1000億大關。
2019年10月25日,短短八個月時間,該公司市值實現翻倍,達到2000億。
2020年3月9日,僅用了四個半月時間,該公司市值突破3000億。
2018年,牧原股份銷售生豬1100多萬頭,僅次于溫氏股份的2200多萬頭。
2019年,河南“養豬大王”秦英林錢瑛夫婦,財富上漲至去年近三倍,達1000億,又一次坐穩河南首富。
2020年牧原股份總計銷售生豬1811.5萬頭,而曾經的“雞豬養殖霸主”溫氏股份,2020年全年生豬出欄才955萬頭,牧原股份一舉超過溫氏股份成為2020年度“中國養豬大王”。
2021年牧原股份出欄生豬4026萬頭,全球第一。2022年溫氏股份1-9月生豬出欄4522.4萬頭,領先于溫氏股份(1241.9萬頭)、新希望(990.1萬頭)、正邦科技(702.1萬頭)。
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1992年開始創業,從22頭豬養起,歷經近30年的努力,快速發展到年出欄超4000萬頭的規模,并向8000萬頭沖擊,創下了養豬業和中國食業的神話。
內容來源:食業家(shiyehome),農業行業觀察全網推薦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91 篇
瀏覽:37212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