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視小米商業模式,看褚橙、小罐茶、壹號土豬如何玩新商業
作者:陳立耀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ID:nyguancha)
新聞炒作....企業一炮而紅的工具!
有人給出判斷:作為傳統不能再傳統的農業行業來說,年薪百萬招聘人才,炒作的成分居多。
或者,這個判斷有失偏頗。但農業需要吸引更多的眼球和聚焦....
畢竟,無論就投資方向還是就業方向來評斷:農業都不是資本和就業的首選。回報慢、發展前景堪憂等現狀迫使資本不愿進入、大學生不愿務農的窘況。
01/中國的年輕人不愿務農
傳統農業正遭遇人才危機~年輕人不愿務農?。。?/span>
最近網上瘋傳“2018年平均工資出爐”顯示:
“年平均工資最低的三個行業分別是農、林、牧、漁業36375元,住宿和餐飲業39632元,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41058元,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73%、80%和83%。”
“從增速來看,增速最低的三個行業依次為農、林、牧、漁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以及住宿和餐飲業,增長率分別為-0.1%、4.6%和5.5%。”
除了以上的無奈之外外,近日,新京報的一篇報道“農大的畢業生都去哪兒了”的文章也引起我們的關注,其中我們看到一組數據:
中國農業大學官方就業統計表顯示,2018年,中國農業大學5144位畢業生中,僅有400余人畢業后直接從事農林牧漁業,而縱觀2017、2016、2015年,這一數據正在逐年顯著減少。
同時,新京報的記者在中國農業大學的官網上找到一份《中國農業大學2018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依照國家統計局行業分類標準,中國農業大學 2018 屆畢業生就業行業前三位分別為農林牧漁業,教育,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農林牧漁業作為中農大的傳統就業方向,2018屆5144位畢業生里有超過400位投入其中進行擇業。
業內人士指出,對于農林牧漁業人數的不斷減少,這與收入直接掛鉤。“各個收入調查里,農民收入都算是最低的,導致大家基本不愿意從農?!?/span>
目前,各類農業大學的學生的去向分3條:1)繼續升學或出國;2)考公務員或工作;3)返鄉創業。
02/政策激勵!新模式成首選
政策激勵是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核心動力。近些年,國家和地方政府陸續頒布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激勵政策。比如:
日前,由共青團中央制定的《關于深入開展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的意見》的通知下發,《意見》提出要引導10萬青年返鄉創業。主要是針對高校畢業生、外出務工的農村青年。通過定期舉辦政策宣講、資源對接、集中培訓等,爭取在2022年,引導10萬名高校畢業生或外出農村青年返回農村創業就業。
另據統計,目前返鄉下鄉創業創新人員達740萬,非農創業人員達到300萬,增幅均保持在兩位數左右。但在大學生返鄉創業中,傳統農業的似乎不是畢業大學生的首選。
為什么呢?原因在于傳統農業是一個技術型行業,需要經驗與沉淀。
一位大學生創業者告誡說,“農業種植(養殖)領域,更專業及管理能力更強的人群,其實往往是有多年甚至數十年經驗的農民及其中的種植(養殖)大戶,而非農科院校的畢業生。種植并不是大學生們所長。因此,不建議大學畢業生從事傳統農業。
我們發現,返鄉創業者的農村創業創新從傳統的特色種養,逐步延伸到加工流通、休閑旅游、鄉村服務、電子商務,還有傳統的手工制造等特色化、小眾類、中高端產業。
有調查分析,80%以上的返鄉下鄉創業項目都屬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領域,還衍生了許多新業態、新模式。
03/養殖企業年薪百萬招聘,但營收堪憂
傳統農業企業年薪百萬招聘已經不是什么新聞了。如果從以上分析來看,傳統農業領域真的缺人,尤其是高精尖人才。
早在2017年12月份,河南牧原集團在清華、北大的2018年校園招聘中開出了“誘人”的月薪:本科20000+,碩士22000+,博士24000+,首年年薪24~48萬以上。而在同類大學中,浙大、上交、復旦和南大等知名院校,牧原集團則為其開出的年薪為18~36萬,其余的一些名牌院校,開出的薪酬也都在10~36萬以上。
業內人士指出:農牧行業的精英人才稀缺,是一個行業內的問題。同時,規模擴張需要人才需要人才,打造新的業績增長點,亦需要人才。
時隔一年后。
近日,正邦集團也開出年薪百萬找生態農業人才。5月19日,正邦在畜博會舉行規?;鷳B養殖人才召集戰略發布會,集中發布經營管理、生產、環控、環保、建設、技術招聘崗位,年薪30萬元至100萬元不等,大平臺高待遇吸引大批人才前來應聘。
也許,高新招聘生態養殖人才,正邦集團可能面對規?;瘮U張和環保等一系列高壓。
據正邦科技公告披露,該公司在 2017 年開始大規模開展“公司+農戶”合作養殖模式,即根據公司自繁自養的成熟管理模式,將肥豬養殖業務鏈進行拆分,構建與農戶合作養殖、分工協作的新型業務模式。
我們發想,正邦科技的生豬養殖業務主要在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山東、東北、 河北、內蒙古等全國核心養豬區域。
另外,正邦集團在高速擴張過程中,面臨環境污染的重大挑戰。因此,正邦集團積極拓展生態養殖新模式。
正邦集團一份公告還顯示:該公司一方面組建了專業環保公司,提升了公司環保處 理水平;另一方面,該公司積極發展種養結合生態養殖模式,發展“豬-沼-林”、“豬-沼-果”等綠色循環經濟。
因此,生態養殖人才成為正邦戰略布局的關鍵突破口。
可以但是,2019年第一個季度養殖企業遭遇巨虧。比如,溫氏股份:一季度凈虧損4.6億元 同比下降132.69%;牧原股份:2018年凈利下降78% 2019年1季度虧損5.41億元; 雛鷹農牧:2018年凈虧38.63億元 一季度虧損11.21億元;羅牛山:2018年凈利增長154% 一季度虧損1345萬元; 金新農:一季度虧損1097.2萬元 同比降158.86%;正邦科技去年凈利下滑超六成,今年一季度虧損逾4億...溫氏牧原雛鷹正邦金新農天邦等6大養豬上市公司一季度虧損共超25億!
大環境不佳,人才又將會做出如何抉擇呢?
04/企業自救:合伙人模式
21世紀人才最重要!但人才模式更重要。比如,合伙人模式。
傳統的農業企業自救方式可以采用合伙人模式解決3個問題:第一是人才;第二還是人才;第三還是人才問題。企業采用合伙人的共享利益模式解決企業人才問題和用人問題。
比如,新希望
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表示合伙人是新希望戰略布局。“過去三十幾年,可能我的作用大一些,未來更多地要靠年輕人,靠一批合伙人,靠一批集團的高級管理成員,不是靠我了。(對)新希望集團,人家認為我們是個民營企業,是私人企業,有家族色彩。但今后,我希望我們是一個合伙制的,是一個利益共享?;畹煤芫实幕旌纤兄企w系的企業。”劉永好說。
據劉永好透露,新希望采用合伙人機制,激發了組織活力,堅持科技引領,發展現代農業。在熟悉的農業和食品領域,投資孵化了50余家科技型創業公司,培育了150余名事業合伙人。
比如,碧桂園。
2018年5月8日晚間,碧桂園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則招聘養豬專家的信息,誠招養豬合伙人。該文章中指出,碧桂園目前正在招聘養豬事業部負責人,要求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工作職責包括主持事業部全面經營管理工作、組織制定事業部發展戰略及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等。
透過個個案例發現,面對經營成本和人力成本的上漲,具有競爭力的人才激勵機制已經成為吸引人才、留著人才最好的新動力。
05/總結
人才是農業行業發展的助推器。
作為傳統的農業行業,我們留住優秀的人才才有機會發展和壯大。然而,未來一定是相互吸引的經歷。優秀的企業吸引優秀的人,優秀的人才選擇優秀的企業。亦然,從另一個層面上來看,產業之間的合作也將會逐步未來農業的一個主流方向。
我們認為應該有3個方向:
1、產業合作化解人才短缺:互聯網企業+傳統養殖
傳統養殖業需要先進的互聯網技術裂變,尤其是在生產效率上和疾病控制上的突破,這將會打破傳統養殖企業在互聯網技術上的短板。
企業間的合作可以大大的減輕企業在互聯網技術人才的投入,從而快速幫助傳統農業企業轉型和升級。
2、人才激勵制度:合伙人模式
合伙人模式,可以快速幫助企業解決用人成本和用人難題,合伙人模式吸引優秀的人才進入企業,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3、資本運作:強強聯合
這個方向將是巨頭企業的常用手法,借助兼并或者收購、投資等資本方式吸納擁有核心技術的公司加入。
強強聯合的方式對行業來說也是資源合理分配與資源再造,更加有利于企業打造優勢壁壘。
誠然,傳統農業存在諸多規?;?、產業發展等問題,但這些年國家對農業領域的政策與扶持,再加上互聯網企業、產業資本的進入,傳統農業正在發生顛覆性改變。你認為呢?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