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視小米商業模式,看褚橙、小罐茶、壹號土豬如何玩新商業
懷遠縣是安徽省主要商品糧基地和全國最大的糯稻主產區,被譽為“淮北糧倉”。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這可讓農民兄弟們吃了“定心丸”,也讓農村土地長效升值有了可靠的保障。
潘地飛是安徽省蚌埠懷遠縣的水稻種植大戶,5年前承包了1萬多畝地,種了2000畝雜交水稻,8000畝糯稻,因為品種不同,雜交水稻已經到了收獲的季節,可是天公不作美,長時間的降雨要把收割的時間推遲了。
潘地飛 種糧大戶:這幾年遇到現在這樣的惡劣天氣不多,今年的這個天氣和往年天氣相比差得很遠,如果稻谷成熟了以后,長期在雨地里淋,到時候會發生出芽或者是霉變,我們很是擔心。
潘地飛 種糧大戶:這是昨天收的,大概有80噸左右吧,但是我們收的稻子少,又不值當上烘干設備,我們現在只有先把它通一下風,不能叫它霉變了,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到最后不能讓它浪費了。
記者:地里大約還有多少需要收割?潘地飛 種糧大戶:地里還有1萬畝地,1萬畝地還要多,明天看這個情況又收不了了,我們只有等待天氣。
潘亞運是個90后,原本畢業后在大公司工作,在父親潘地飛的說服下,今年回到了家鄉搞農業,還帶領著幾個年輕人搞起了網上銷售。雖然網絡銷售剛剛開展不到一年的時間,但是店里現在每天正常情況下就能銷售出近兩百單。
韓麗 電商負責人:單子的話全國各地都有,可能也有個別稍微偏遠一點的地方,但是主要還是以江浙滬為主,原來的話我們主要還是走線下批發,或者是廠家直接訂貨的模式,就是傳統銷售,還有訂貨會,通過線上帶動線下的話,我們這個銷量是,跟原來比較的話是翻了至少三倍。
自從有了電商,他們的大米和糯米銷量飛速增長,今年6月份的日銷量就達到800單。
韓麗 電商負責人:淘寶店像正常的話,像外面賣的米一般的話就2元、3元錢一斤,像我們鴨米的話,在淘寶,我們這個大概是兩斤裝的是25元,因為本身生態種植就不打農藥,所以說用的是有機肥,所以它產量就不是很高。
稻鴨共育種養模式
潘地飛 種糧大戶:這個幾千畝地是我們鴨稻共生田塊,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們把(水稻)秧插進去以后,全部把鴨子放進去,鴨子和稻子共同生長,(鴨子)小時候把它放進去,等到了收獲前幾天像這個時候,我們把鴨子再趕上來,稻子也成熟了,這個鴨子也長大了,在生長的過程當中它們互補,鴨子把我們稻田的草吃掉,把稻子的蛾子吃掉,就不用打殺蟲劑了,除草劑也不要打了,這個鴨子的糞便也可以作為有機肥,減少化肥的用量,這樣一來,稻子是有機的并且產量也不低,這個鴨子也獲得了豐收 ,這是綠色的,這就是循環農業的一個效果體現。
鴨子踩地,鴨子除草施肥,鴨糞還能肥田。老潘家這種稻田養鴨的種植模式是由全球環境基金資助,世界銀行和農業部共同執行的氣候智慧型主要糧食作物生產國際項目中大力推廣的。這種稻鴨共育、稻魚共生種養模式,讓老潘沒想到,順帶的養殖卻收入了不少,這也是他意料之外的。
潘地飛 種糧大戶:五年前,我們剛開始包地的時候,在我們腦袋里面只知道種地,種一季小麥,種一季水稻,效益老是提高不上去,2013年、2014年開始就是逐漸稻田養魚、稻田養鴨、稻田養蝦,我們就逐步開始了,第一年養了大概是四百畝地,通過一年下來以后,我們四百畝地里面的水稻基本上不用打農藥、除草劑,結果鴨子還能增加我們的收入,五年前我們的產量也上不去,現在的一畝田比過去的一畝田要多收300斤到500斤的水稻,效益肯定要多收500元到800元錢,就一畝地,現在養鴨子我們的收入,一畝地要多收入500元錢左右。
潘地飛 種糧大戶:下一步我們在政府引導下,準備把這個鴨子作為一種產業去打造,作出我們自己的品牌,我們包地的這個鎮叫萬福鎮,也比較吉祥,所以起個名叫萬福鴨米,稻地飛鴨,我們準備把這兩個品牌,在當地打開,還要走向省外,走向全國。
老潘的信心十足,對未來充滿了干勁,因為除了稻田養鴨,稻田里同時還養著泥鰍和小龍蝦,這些都給老潘帶來了豐收的喜悅。
潘亞運 潘地飛的:這是昨天晚上下的籠,這是小龍蝦,產量的話每畝地大概在400斤左右,我們這邊是四百畝地,就是16萬斤。
記者:那這些蝦都是賣到哪兒去的?
潘亞運 潘地飛的:很多,有本地的,包括電商平臺,還有南京、合肥都有賣。
記者:一斤多少錢呢?
潘亞運 潘地飛的:看時間不等,大概是從20元到40元之間(一斤),現在是天越冷,蝦越貴,現在像這種蝦都在40元左右(一斤),蝦的話比如說我們四百畝地,它的附加值比這個地的價值高,正常的話是稻谷的,大概在5倍的樣子。
潘亞運 潘地飛的:泥鰍也比較暢銷,每畝地的話最少也有100多斤吧,這個泥鰍不像蝦,抓籠子里,能抓得差不多了,泥鰍很難抓,放到最后還有泥鰍,效益也還行,這兩天的話就在16元、17元(一斤)的樣子,前段時間最熱的時候盛產的時候,它就在8元錢左右(一斤)。
由于稻田里的鴨子自己覓食,不停運動,肉質格外鮮美,當地最普遍的吃法就是紅燒和煲湯。
處理好的鴨子,用清水只放姜、蔥,煲制1個小時,湯濃肉鮮,沒有一點點肥膩。
紅燒鴨肉首先把蔥、姜、蒜爆鍋充分翻炒,加入醬油等調味料,經過燉煮收汁的鴨肉充分入味,色紅味香,皮下沒有一點點多余脂肪,即有嚼勁又不干柴。
稻田里野生的泥鰍個頭大小不一,但是這絕對影響不了口感,每條泥鰍裹著調了味兒的紅薯粉,經過炸制,一根根外酥里嫩的椒鹽泥鰍,已經讓人垂涎欲滴了。
麻辣小龍蝦永遠是被追隨的焦點,不過在這個季節還能吃到與稻田一起成長的小龍蝦也真是有口福了,滿盤子的美食,都是出于稻田里的饋贈,頓時有了豐收的感覺。
讓潘地飛沒想到的是,這種稻鴨共育、稻魚共生、稻田養泥鰍的模式還帶動了當地一百多貧困戶集體脫貧。
老潘家庫存的大米也只有一百箱了,潘亞運說這些米最多再撐兩個星期,如果新米不能及時收割的話,再過幾天估計就沒得賣了。
因為潘地飛擁有1萬2千畝的良田是懷遠縣的種糧大戶,所以如果老潘的糧倉里沒有糧食的話,就不用說其他的農戶了。主要做大米烘干和剝殼處理的潘地軍,已經做好一切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豐收季。
潘地軍 大米加工企業負責人:這個后邊是三、四千平方,前面是兩千多平方,這邊是我的烘干設備,加工的時候很省人工的,全部都是自動的,從濕的稻谷到出米都是一條龍生產線,我們一天現在(加工量)在150噸到200噸之間,現在我們都準備好了,就準備天一放晴我們就大干了。
五年前,懷遠縣的水稻加工企業有170家,到現在已經發展到210家。五年前主要是稻米的初加工,目前已經向精深加工方向發展,五年前每加工一斤大米利潤只有0.02到0.05元,而現在每加工一斤大米可獲利潤0.1元左右。
潘地飛 種糧大戶:今天雨剛停,我們就收了一點試試,看樣子產量非常好,但是地有點爛,這個雨還不停,有可能要繼續下的話,我們就不能收了,我們間接性收,只要雨一停我們就開始收,因為我們的面積比較大,我們要抓緊時間,我們每天就把機子準備好,只要看天氣一好我們馬上就開始收,我們要爭取時間要搶時間。
六臺履帶式收割機同時開工,在稻田里來回奔馳,收割機每經過一處,機器身后就有一大片稻子倒下,從遠處看,就像金色浪潮時起時伏,收完的稻粒直接傳輸到田邊的貨車上。
潘地飛 種糧大戶:我們一萬畝地預計要收到6000噸,今年水稻長勢非常好,應該講比往年都要高產。
記者:您預計今年能賣到多少錢一斤?
潘地飛 種糧大戶:今年預計稻子產量在1200斤左右,今年這個產量是大豐收,看來是沒問題。
米線加工
目前懷遠全縣水稻面積83萬畝左右,糯稻面積81萬畝,讓懷遠稻米行情成了全國糯稻行情變化的“晴雨表”。
五年前全縣水稻平均畝產量500公斤,目前600公斤。每年的大米都有很多精深加工大企業合作,合肥的這家米線廠就是加工大戶。
余柱 食品加工企業負責人:五年前我們一天的產能,我們只能做到兩萬斤米線,我們現在一天是將近二十多萬斤,而且我們還是供不應求,由以前的產值不足一個億,到目前我們已經突破到三個多億,接近四個億的這樣一個產值。
余經理說,之所以做米線加工,是因為企業的前身是做糧食批發的,由于安徽的早秈米自身的特性,竟然促成了一個龐大的食品加工鏈
余柱 食品加工企業負責人:早秈米它有一個弱點,就是它入口口感不是很好,如果做飯的話它口感不是很好,所以說以前早秈米賣不掉,現在導致我們把它作為深加工以后,變成米線了以后,現在早秈米變成了供不應求。
五年前,余柱他們賣的早秈米平均價格是1.75元每斤,那時候早秈米是農民不好賣,現在的早秈米賣到2.2元每斤,余柱他們做米線反倒不好買了。
米線加工從五年前的一個品種,不斷的摸索改進創新,經過洗米、泡米、水磨制漿、高溫蒸煮、粉料輸送、粉料、擠壓成型、烘干等工藝精致而成,沒有任何添加劑和防腐劑,而且米線等出品率很高,現在有20個全新的米線品種,而且從調味品到釀酒產品的多元化發展,都是依托米線的生產。
余柱 食品加工企業負責人:我們以前的邊角料,如果你把它放到米線里面,再重新加工的話,這樣的話對米線的品質有一個很大的影響,完了以后我們當時有一個創新的想法,就是把它再進行釀造,把它轉化成一個新的產品,那就是酒了。
晶瑩剔透的干米線經過浸泡、不斷的攪動,讓米線浸泡均勻,再經過短時間的燙煮,順滑而有嚼勁,柔軟而有彈性,湯咕嘟咕嘟冒著熱氣,瞬間勾起食欲。寒冷的日子里,一鍋下肚,整個人都暖起來了。經典過橋米線、秀才過橋米線、炒米線、涼爽米線等四十余種米線,誰也復制不了的味道。
來源:中央財經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字節跳動發布2025助農數據報告:數字技術助力新..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