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順豐26載:用物流賦能農業產業鏈
2016年,對于任何從事三農的企業或創業者來說都特別有意義。
這一年中,一系列新土改政策攪熱農村創業、農業投資、并激發了更多致力農業發展的企業與農民。有行業專家甚至認為:2016年將成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改革的“攻堅年”。
而這一攻堅契機在2016年10月底正式到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簡稱《"三權分置"意見》)。該《意見》明確指出: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就是土地的所有權歸集體,農民擁有土地的承包權,可以自主經營種植不違反國家政策的作物。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三權分置”這一制度安排,堅持了土地集體所有權,穩定了農戶承包權,放活了土地經營權,為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奠定了制度基礎。
“三權分置”土地政策的出臺,重在土地經營權,有利于農業的規模化發展和推動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將為農業企業帶來發展新契機。而部分有前瞻性的企業,早已邁開步子。
土地新政出臺,未來農企機遇無限
作為最基礎的資源,土地承載了人類所有的社會經濟活動,而土地政策已逐步成為國家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三權分置”新土改出臺后,對于農民、農業經營者,乃至國家都是具有巨大意義。可以有效地避免和化解土地流轉中產生的糾紛,確保農業的健康發展和農村的社會穩定。
農業行業觀察認為:“三權分置”的推行與落實,將有效解決“土地碎片化”的問題,推動土地資源的整合,為快速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奠定基礎。
新一輪土地改革對農業企業、農業投資者來說:是歷史性的機遇!
佳沃北大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佳北農業)就是這樣一家在農業經營、品牌打造、規模化種植等方面的“思考者”、“踐行者”、“先行者”。
(佳北農業-種植基地)
佳北農業是由聯想控股成員企業佳沃集團、北大荒農業股份、九三集團、智恒里海等企業,聯手強勢打造的現代農業公司。以糧食產品為主業的這家農業企業,一直堅持“良種、良田、良法、良心”的管理理念,實現了“從種子到舌尖”的全產業鏈控制。而“三權分置”的政策,也為佳北農業的“一粒良心米”帶來了更多的機遇。
“先行者”佳北農業的“破局之法”
縱覽國內大米行業,普遍存在品牌趨同、“重商輕農”、信任度低、粗放型生產與加工、土地污染嚴重等問題。隨著中國消費升級,我國的消費者從關注產品的價格,逐漸轉變關注到產品的品牌、健康、安全。可以說,這些 “攔路虎”也成為了留給新一代中國糧企的機會與任務。
作為扎根土地的“新農人”,佳北農業在米業脫困過程中充當了“急先鋒”角色。基于“北大荒”的豐富土地儲備,佳北農業先于“三權分置”政策開始了規模化、科技化種植,并摸索出了一套完善的規模化科技種植體系。在生產周期漫長、高端土地資源稀缺的現狀下,“提前進場”的積累優勢,注定令追隨“三權分置”政策而來的布局者望塵莫及。
那么,佳北農業在農業產業化方面有哪些經驗可供借鑒呢?
1、品牌探索:匠心打造
面對市場需求從“吃飽”到“吃好”的轉型契機,佳北農業率先在品牌管理層面發力,在借力發揮地域品牌優勢的同時,著力打造高端商業品牌,為五常、響水這樣的地域品牌背書,形成商業品牌與地域品牌的相互支撐。
為確保產品品質,以實現對品牌的有效支撐,佳北農業在生產過程中一直秉持“沃之良田”、“沃之良法”、“沃之良種”和“沃之良心”的“匠心四良”法則。
其中“沃之良田”,是指佳北農業自有種植基地得天獨厚的自然生長環境,如響水、五常這樣稀缺稻米產區。“沃之良種”源自中國農科院水稻所專家團指導,北海道農科技術支援,嚴苛選育出的非轉基因品種。“沃之良法”是指采取環境友好型的鴨稻共生系統、環境檢測、天然低溫洞藏等自然生態技術進行水稻種植和生產管理。這一切背后,貫穿的則是“沃之良心”對稻米品質始終如一的匠心堅持。
王云峰曾對佳北農業的品牌策略做出如下解讀:發展品牌業務,圍繞食品安全,全產業鏈打造高端品牌,順次搭建自有品牌金字塔。
在這一觀念的指引下,佳北農業從消費者需求升級的角度出發,繼2015年推出旗艦品牌“沃之稻”之后,為了滿足更多用戶對大米、對健康的需求,2016年又推出了高端品牌“佳之稻”,以及中端品牌“平安北稻”等中高端需求的大米產品品牌,以匠心品質完美踐行著自身品牌理念。
2、重農輕商:關注源頭 守護安全
與市場上大部分農業公司的“糧商”身份不同,佳北農業CEO王云峰更愿意自稱是“新農人”。在王云峰眼里,佳北農業不是農業互聯網公司,也不是傳統糧商,“我們的工作70%都是在田間,選種、育種、催芽、插秧、水肥管理、環境監測……一粒好米,一定從親手種植開始”。這種重農輕商的理念讓佳北農業可以嚴守產品質量。
憑借土地資源優勢,佳北農業加強把控生產源頭,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種植,從育種、下秧,到田間管理,再到定制化生產資料的研發,甚至供應鏈倉儲等環節,進行全程生態產業鏈的統一標準化管理。以這樣的方式,確保稻米品質始終如一。
依靠前期準備和探索,“三權分置”政策紅利到來之前,佳北農業就已經成功打造了阿城1250畝良種繁育中心,預計2017年自有種子可滿足10萬畝以上的需求。自有響水、五常、興凱湖、龍江、阿城等五大基地,佳北農業科技化種植已經形成種植、收割、儲藏、加工、物流的全產業鏈標準化的流程。
3、種植方式:用科技鍛造品質
隨著土地的大規模流轉和集約化,傳統小農耕種已經無法滿足生產的需求,科技的力量逐漸成為生產主力。
擁有大量土地的佳北農業一直強調科技支撐,提升產品品質。其位于興凱湖基地的八五六農場是國內首屈一指的科技化管理農場,機械化規模龐大,科研技術精良,種植技術先進。這種規模化的科技種植不僅滿足了集約化土地的管理需要,更在確保質量的同時有效控制生產成本,令普通百姓也能吃到高品質的放心糧。
4、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
“為國家保護珍稀土壤”一直是佳北農業的使命和宗旨。為了保證珍惜土壤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佳北農業會定期把基地土壤拿到日本專業檢測機構進行評測,并根據不同的土壤含量定制專屬生態肥料,這些肥料不僅可以保證水稻生長所需的養分,還能有效改善土壤,提質增效。
佳北農業帶給行業的啟示有哪些
經過一年的發展, 佳北農業已經形成了品牌打造、供應鏈、價值鏈的完美結合。其中,有五點啟示:
啟示一、農業企業的發展與土地政策的變遷密不可分
中國農業企業、農業投資需要穩定的外部環境,新一輪土改革為中國農業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條件。同時,發展農業現代化、規模化種植成為中國農業升級的關鍵點,因此,迫切需要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
作為致力于“為百姓奉獻安全食糧,為國家保護珍稀土壤”的佳北農業,依托其股東北大荒集團擁有千萬畝土地資源,借助土地集約優勢和供給側改革等土地政策支持,大力發展規模種植,以及“新土改”為佳北農業的現代化農業和規模化種植提供了良好的動力基因。
啟示二、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走中高端路線
在2015年12月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會議指出,要著力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使農產品供給數量充足、品種和質量契合消費者需要,真正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
在農業供給側改革上,佳北農業通過打造中高端大米的方式,破解中國大米的困局,佳北農業為大米供給側改革探路。
啟示三、產業化發展需要標準化打造
就農產品而言,對于消費者來說,其痛點是健康、安全;對于農戶來說,其痛點:如何種、種什么。
佳北農業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種植,再到定制化生產資料的研發,甚至供應鏈倉儲等環節,進行全程生態產業鏈的統一標準化管理。以這樣的方式,確保產品品質始終如一。
啟示四、從用戶出發、滿足用戶需求
“得用戶者,得天下”,這是互聯網時代最好詮釋。因此,迫使企業關注用戶痛點、需求,企業的一切需要圍繞著用戶開展。
佳北農業踩準中國消費者“吃得飽”轉型“吃得好”這一需求,為中國乃至世界用戶推出中高端大米。
同時,王云峰認為,“從宏觀上來看國內消費升級,單純靠中國自己的供給側改革不完全能夠滿足,要用國際化視野布局”。
為此,佳北農業非常重視國際上下游生態圈的構筑,借助自身“一帶一路”資源優勢,積極拓展進口農產品業務,打造開放包容的國際合作業務,疏通國內外上下游的商業生態圈,如今年與俄羅斯友誼集團啟動戰略合作,拓展國際業務,極大的豐富了佳北農業優質產品的品類,實現了對現有業務的重要補充。
啟示五、明確發展目標 引領中國主糧領域的風向標
“為什么而來?”或許,這是任何一個創業者或者創業公司日夜反問自己的一個問題。
水稻在中國有著長達7000年的種植歷史,市場上理應有一款真正屬于中國人自己的高端大米品牌,這也成為“佳北農業”推出“沃之稻”高端大米產品的初衷。
隨著,農村土地資源逐步市場,農業現代化、可持續發展等理念的延伸,中國農業必然要從大農業轉變成強農業。同樣,中國大米存在諸多問題,但,這些問題都將會成為中國主糧企業經營者們的解決和奮斗的目標。
對于未來,王云峰展望:佳北農業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讓大家看到‘沃之稻’在全球市場上和日本大米去競爭。讓全世界都看到,中國好大米絲毫不輸于日本大米。
(佳北農業CEO王云峰)
最后,農業升級是必然!在新一輪土改中,佳北農業“先行一步”,并且取得了不小的成績,這些都源自其勇氣與擔當。
畢竟,敢于拼搏、敢于改變的企業運氣都不會太差。
轉載標注來源與出處,違者必究!
更多農業重磅新聞、產業報道、干貨案例、
關注[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pc端:www.guansites.cn
相關文章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