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順豐26載:用物流賦能農業產業鏈
作者:老貓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ID:nyguancha)
就養殖業而言:養豬和養雞的企業占了整個養殖市場70%以上。然而,更有意思的是:這2者不是難兄難弟。
從前段時間市場來看,養豬市場好,養雞的市場必然不好,反之,依然。
探究其中個由,有人說是由消費決定的。消費者消費意愿強烈,養豬的就會賺錢。
這個原因,我暫且不給予評論。
但2018年養殖的大佬們紛紛虧損,被爆出盈利只有溫氏股份。但溫氏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養豬事業也虧了,養雞拉平集團的虧損額。
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認為,預計 2019年雛雞供應仍然偏少,種雞效益較好。雞肉供求緊平衡,雞肉價格較好,預計全年肉雞出欄低于40億羽,大型一條龍生產企業持續盈利。
養雞!繼續擴大規模!...對于“豬周期”,似乎,溫氏下定決心了重金打造老本行——養雞。
再次折返養雞業,溫氏能否自救成功呢?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01
6.4收購!溫氏走上自救之路
溫氏是從養雞發家的,從成立之初8000元開始,37年之后,溫氏已經成為中國食品巨頭,雞和豬的養殖規模位居全國第一位,年銷售收入高達556億元。
另外,多元化,已經成為溫氏戰略布局。比如,布局生鮮領域。溫氏希望借助生鮮破解“豬周期”。
但,這一策略似乎沒有太大的作用,溫氏養豬也遭遇虧損。對此,溫氏內部數據顯示:溫氏股份解釋稱,主要是2018年度第二季度生豬市場行情持續低迷,銷售價格同比下降24.06%,導致生豬養殖業務的業績由盈轉虧。
可但是,從2018年年報來看,雖然,溫氏主業養豬虧損,但溫氏整體是盈利的,救場竟然是養雞業務。
數據顯示,最近幾年,溫氏股份雞肉類產品對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貢獻穩步提升,從2016年的31.32%升至2018年的34.87%。2018年,公司雞肉類貢獻的利潤超過豬肉類,占公司主營業務利潤的52.75%。
在豬周期中,“雞”挺身救主,溫氏股份有意借助資本繼續強化雞業。
于是,在2019年6月4日晚間溫氏股份披露了一系列的公告,核心內容就是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可轉換債券及支付現金的方式以總作價6.4億元購買顧云飛、李彬等36名自然人合計所持有的江蘇京海禽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京海禽)80%股權。
按照交易設計,溫氏股份將以2.4億的現金先行支付給顧云飛等36名京海禽的原股東們,剩下的以股份+可轉債的形式支付,將助攻創造一批千萬、億萬富豪。
此次收購將會幫助溫氏壯大禽業,并會幫助溫氏殺入白羽雞的大生意。
02
多元化加碼!白羽雞前景看好
據披露,京海禽是一家深耕白羽肉雞行業30 余年的老牌白羽雞養殖企業,是首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國優秀龍頭企業、全國家禽行業十強養殖企業。
從收購預案來看,這是一筆比較劃算的收購,并購標的質地較為優秀,本次收購完成后,溫氏股份的養殖產品將從當前主打的養豬、養黃羽肉雞,進一步擴充至白羽肉雞板塊,豐富公司的養殖產業品種和產業鏈,財務的并表將起到助推公司業績增長,進而推動公司股價上行,穩住溫氏股份創業板市值第一股的江湖地位的作用。
其實,更為核心的就是溫氏將會戰略黃羽雞和白羽雞2塊巨大市場。尤其是白羽雞的市場,這將是革命性戰略布局。
農業行業觀察發現,因受禽流感影響,祖代供種開始緊缺。同時,白羽雞市場將出現供小于求的窘況,這對白羽雞來說是最好的時代。白羽雞行業將迎來旺季,價格有望維持高位。
證券機構認為,近期白羽雞價格的連續上漲,引發了投資者對于白羽雞板塊的投資熱情。
中國農業科學院的相關專家表示,我國肉雞產業發展潛力巨大,而白羽雞的行業地位不容小覷。我國與世界肉雞消費大國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我國年人均雞肉消費量不足10公斤,而美國超過40公斤。因此,我國雞肉消費未來上升潛力大
另外,與黃羽雞相比,白羽雞不僅飼料轉化率高、產肉率高、環境成本低,而且生長周期短、營養價值高、100%通過檢疫。在消費升級過程中,消費者更關注健康飲食,因此白羽雞消費量提升空間較大。
可但是,由于我國不具備白羽雞祖代種雞的育種技術,白羽肉雞引種全部依靠進口。
另外,我們發現在黃羽雞市場,溫氏位居首位,并且具有壟斷地位。而這次,溫氏又收購京海禽80%股權,溫氏將會占據黃羽雞和白羽雞半壁江山,同時,溫氏還將會延伸白羽雞的產業鏈,尤其是白羽雞育種技術。
數據還顯示,京海禽業在白羽雞養殖行業深耕30多年,可年產白羽父母代種雞苗800 萬套,商品代雞苗1億只。
在溫氏看來,白羽肉雞為禽養殖領域中市場空間最大的子版塊,收購京海禽業可推動公司養禽業務的品類多元化升級,提升抗風險能力,完善公司肉雞養殖體系,符合公司產業鏈生態圈的戰略發展方向。
當然,如果經營得當話,溫氏這次收購意義非常重大。
03
危機重重!能逃過陣痛期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用這句話這形容溫氏最為恰當。
作為創業第一股的溫氏面臨行業和自身的壓力“豬周期”、“非洲豬瘟”、“多元化迷局”,當然行業的壓力是公平的,不僅僅是溫氏,新希望、大北農、牧原、等養豬巨頭都遭受市場的低迷和無奈。
但,溫氏自身的問題頻頻,讓投資者、股東虛汗不停。
1)炒股虧超8000萬元
轉型中的溫氏,已經跌入多元化的迷局,做牛奶、玩電商、、還炒股票...在這些多元化產業上投入重金,但賺錢的依然是養殖業。
在所有多元化產業里,金融業務虧錢最為明顯。和豬價一樣波動的,還有溫氏股份的金融投資業務。今年上半年,溫氏股份以自有資金形式合計購入16.18億元的股票、基金及期貨資產,合計實現投資收益-0.72億元。
其中,僅僅股票一項就購入金額3.33億元,累計投資收益實現-0.81億元。
相比之下,銀行理財業務保持著穩健運行狀況,實現銀行理財產品收益1.47億元,去年同期為1.16億元。
2、股東減持 股價大跌
在溫氏股份激進的情況下,溫氏的大股東們卻紛紛減持。
根據Wind數據統計,僅最近一年內,包括總裁嚴居然、副總裁葉京華、副總裁黎少松、董事黃松德、監事會主席伍政維等在內的眾多公司重要股東減持超過100次,扣除期間的增持股份,凈減持達3441.6萬股,凈套現超過10億元。如果將統計時間拉長,減持套現的股份和金額更大。
根據東方財富網顯示,受股東減持及市場整體調整影響,溫氏股份遭遇連續大跌,溫氏股份自6月13日跌停后,6月14日開盤后繼續走低,最終收盤報36.71元,大跌8.73%。大跌8.73%。
3、一季度虧損4億
2019年4月6日晚間,溫氏股份發布2019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第一季度將虧損4.58億元至虧損4.6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溫氏股份同日還發布了2018年年報,去年全年實現凈利潤39.57億元,同比下滑41.38%。實際上,這也是溫氏股份連續第二年出現業績大幅下滑情況,2017年,溫氏股份凈利潤下滑幅度為42.74%。
對于此次虧損,溫氏股份在業績預告中給出3個結論,主要是受肉雞價格持續走低、生豬行情受非洲豬瘟影響持續低迷、攤銷限制性股票激勵費用三方面因素影響較大。
最后,資本的江湖是險惡的。近幾年,溫氏的多元化、多樣化布局,都是在資本主導下,但擁有千億資產的溫氏是足夠能否有實力應對這一切。當然,業績下滑、投資不順、營收低迷,這是任何一個轉型企業不可避免的陣痛期,陣痛之后必將迎來“病樹前頭萬木春”的繁榮時代吧。
溫氏,也不能例外。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