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李子柒”為例如何做好內容營銷策略
70年的新中國建設,現代農業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就,其內涵也在不斷豐富。近日,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原司長、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農村發展研究院張紅宇研究員以“鄉村振興背景下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為題作了報告。
現代農業的發展紅利
橫向角度上看,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成就顯著。
實現總量安全。在糧食、肉類和水產品等方面,我們依靠自己的資源解決了我們對于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的需求,依靠9%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0%的人口,提供了世界25%以上的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產量。
滿足質量需求。在滿足數量安全以后,農業發展質量也在不斷地提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解決了我們從低端到高端,從糧食到肉類、從肉類到蔬菜、到水果、到水產品、到其他農產品的多元化需要。
產業多元化。40多年前有的產業根本不存在,現在這些產業遍地開花;有的產業原來星星點點,現在無處不在,現代農業發展的第三種表現,表現在多產業、多業態,層出不窮。觀光旅游休閑、生態環境保護、“互聯網+”……
農民收入持續增加。在脫貧攻堅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農民的收入不斷增長,1978年中國的農民人均純收入134元,去年中國的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去年是39251元,相對2009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1:3.33的歷史最高點,2018年縮小到了1:2.69,成績是明顯的。
從縱向的角度來看,現代農業越來越有了4.0版的雛形。
現代農業1.0版是建立穩定基礎;2.0版是解決糧食問題;3.0版是多元化發展。而從2017年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后,現代農業進入4.0版。
從農業功能角度來看,農業功能已經由單一的物質供給功能,越來越多地轉向非物質供給功能伸延。觀光旅游休閑、生態環境保護、文化傳承的功能不斷地凸顯,農業的就業功能、收入功能也保持穩定。
中國農業大有可為
相對與美國的規模農業和日本精細化農業,中國農業應該走出不同于規模農業和精細化農業的第三條道路。這條道路最簡潔的表達就是多元化,多元性是中國特色現代農業發展道路的基本特征。怎么樣弘揚我們好的成績?怎么樣克服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
首先,土地制度是重中之重。最近,全國人大修改了《土地管理法》,針對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制度、宅基地制度有一些改革舉措,要落實好。重要的是土地制度改革,一定要慎穩推進,生豬為什么最近出現問題?一個原因是非洲豬瘟,另一個原因是不少地方對畜牧建設用地進行了過多的限制,制定了許多“一刀切”的政策直接相關。改革是篇大文章,但是改革必須慎穩推進。
其次,多元化的經營制度與土地制度改革相伴而生。現在有60萬家家庭農場,218萬家農民合作社,還有115萬家各種各樣的公益性和經營型的社會化服務主體,此類新興經營主體加起來大約400萬家,培育新興經營主體,一方面小農戶的利益要認認真真的保護好,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
另一方面對于其他的經營主體,就有一個定位的問題,家庭農場和合作社在糧食生產方面有獨到的優勢,合作社在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實現農業產業鏈條不斷延伸方面有獨到的優勢。工商資本在高端、品牌、差異、個性小眾化農產品生產方面,有它先天的優勢。此外,多產業,多業態也要靠工商資本去促推,去帶動農民、提高農民、發展農民、組織農民,最后富裕農民,聚焦改革,實現新經營主體的健康成長。
第三,聚焦人力資本的提升:堅持培養造就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還要培養造就一批高中畢業沒有考上大學、初中畢業沒有考上高中,有文化、會技術、懂科技、會管理的新興職業農民。
其中,有兩個關鍵詞,第一愛這件事,第二具備工匠精神。現代農業發展到今天,跟工業一樣,沒有工匠精神,沒有對某個事物鉆研刻苦的精神,是做不好相關工作的,由此來看,不擔心農業后續乏人的問題,而是擔心從業者有沒有能力勝任現代農業的要求。
“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農業的應用實踐已經遠遠超越了我們對農業的認知范圍,過去農業會種地就可以了,現在不懂數學、不懂物理、不懂化學、不會計算機恐怕是不行的。怎么學?以應對現代農業所帶來的復雜多變、各種各樣的復雜形勢需要人力資本,在這個方面增強本領非常重要。
盲目投資會導致滿盤皆輸
隨著國家對農業的重視,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憂慮,農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很多人從中獲利,但農業涉及到的因素太多,在沒有做好充分的調查和準備下,盲目投資,一不小心就會導致滿盤皆輸。真正搞農業、從事農業的朋友,一定要慎重!
以下是一位來自天涯論壇,花果飄香公眾號的網友,分享了他的從農心得:
三年前,我和舅舅一起在重慶壁山承包了300畝地,近三年折騰下來,壯烈地成為了農業炮灰大軍的一員,最近終于狠下心來,決定壯士斷腕,以虧損的價格轉手給了年前約談過的一位老板。
為什么現在的農民都不愿種地了呢?大家都寧愿背井離鄉,居無定所地外出打工。其實不是沒有原因的,是因為種地付出的成本和回報不成正比!如果碰見滯銷期,更是心痛交加!
雖說蔬菜滯銷的情況可謂年年都有,可今年情況尤為嚴重,比如滯銷時間長,部分品種已經持續兩三個月的低迷。
如今西芹的部分產地交易價格只有0.15元一斤;部分產區甘藍8分、散花低至2、3毛,菜價持續低迷,很多蔬菜品種已經跌穿成本線,滯銷的信息不斷從各地傳來:云南的菜農反映黃白菜、上海青都在喂牛;山東的朋友說萵筍2毛沒人要;湖北的兄弟說白蘿卜一天不如一天了。
為什么干農業失敗?炮灰越來越多?
我們不過是“大農經濟”
不說土地流轉過來的支付農民“租金”,就算是所需種子、肥料、農藥成本也比美國高得多。他們是“粗放種植”,把種子播完后就不管了,后續播種施肥還是打藥鋤草,都有專業的服務公司和專業的工人在干。無論收獲多少,哪怕每畝只收100斤,對他們而言也是凈利潤。
我們則是畝產量低于800斤就賠錢虧損。現在所謂的規模化、集約化充其量就一“放大的小農經濟”罷了,盡管我們大農場合作社在生產規模、生產方法、生產設備上與美國沒什么不同,但我們的生產方式(就是生產的組織形式)與個體農民的生產方式沒什么不同。就是什么都是自己買、自己干。這種生產方式的問題就是生產成本高,生產效率低。即使是用相同的工具做同一件事,結果都會不同。
而美國的生產方式是:雇收割專業公司收割,這些專業收割公司在全美國從北向南收割,一年起碼工作10個月(因為緯度不同的地區,糧食的成熟時間是不同的)。
僅僅折舊費一項,我們就比他們高10倍以上!而且這些收割機手因為一年到頭都在工作,因此技術熟練,不僅效率高,浪費也少。
“土地流轉”之后,農民干活積極性不高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過去人民公社發生的事,現在又在“土地流轉”中重演。更糟糕的是,現在的“土地流轉”各方面條件還不如人民公社。
一沒有行政權利,過去的人民公社因為有行政權力,你不好好勞動它還能組織大家批斗你;現在你要多說兩句讓人家不爽,人家就能甩手不干,正所謂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二是現在農村稍微有點頭腦和本事的都跑出去了,剩余的體力好點的人家跑去搞鋼筋水泥的活,出那點工費的確實比不過房地產。也不是沒用過其他方式,但在“利”字當頭的社會情況下,沒利誰會理你。
不僅如此,從成本分析中也不難看出:僅僅土地流轉費這一項,就足以導致“土地流轉”在種植上不可能成功。現在的土地租金平均每年在800元/畝,再加上各種費用,種菜又怎么可能賺錢。
農產品不確定因素太多
下面說說種植經濟作物的情況。這個就不像在搞投資,而是在投機。因為在中國除了地域性比較強的一些特殊品種外,大眾的經濟作物不管是蔬菜還是藥材價格都不穩定。
中國農民多,且從事農業項目非常不穩定,真正從事農業的人數也不穩定。比如一個農民去年種糧食,今年他卻變成了菜農,明年他可又改為搞養殖了,或者啥都不種,跑出去打工了,這和發達國家不同,發達國家從事農業的人數是比較穩定的。
農業人員的不穩定導致了農業項目、規模容易大起大落,農產品價格容易大起大落。
還有,資金門檻低,規模可大可小,大老板可大搞(成百上千萬投資),小老板可小搞(幾萬到幾十萬投資),廣大農民可散搞(幾萬元以下投資)。
技術門檻低,大多數農業項目的技術很難保密和壟斷。比如果園,專家搞畝產可達萬斤,但農民也可搞到7000-8000斤,甚至也可達到萬斤水平。
氣候、各種災害都可能成為不確定的因素。你根本無法預測其價格。當然有地域性特色的產品不在此例,這個有資本支撐形成了一定的壟斷,它的價格基本是高挺的。
農業不是不能投,關鍵是你如何投
我想說明一點,也算是個人失敗的最大原因,在現階段這樣外部的大環境下,想要單純地靠種植來盈利,是方向性上的根本失誤。
經常會看到電視、報紙、網絡報道西瓜沒人要了,蒜你狠又重現了,投資最忌諱的就是跟風。
如果人人都能做的項目就不是投資,肯定是公益,所以在投資前你必須懂農業,懂行情,懂農業里面的渠渠道道,不要輕易看見個廣告、新聞報道種養什么,賺了多少錢!項目的選擇是一件嚴肅的事情,需要各方論證才能定項目。
農業融資比較難,由農業的特定屬性決定,農業使用的土地是集體所有,流轉、租賃等只取得了土地的使用權,土地抵押貸款是按照土地上附著物,使用年限、種植面積等來認定其價值,按其價值的50-80%貸款,各地執行細節不同,需要提前了解更多細節。計劃盡量詳盡,可以減少麻煩的出現。
長期以來,農業生產環節利潤水平不高是不爭的事實。散戶式的小農經濟,沒有折舊、沒有設備購置和更新、沒有技術進步投資,與之相比,規模化的現代農業生產經常陷入低利潤困局,甚至由于成本太高而虧損。
如果沒有做好事先的投資預算與風險評估,貿然進入這個行業,可能將付出很大的代價!
內容來源:花果飄香、長江蔬菜、國家農業農村發展研究院等媒體文章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720 篇
瀏覽:16097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