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李子柒”為例如何做好內容營銷策略
近日,金正大集團副總裁、金豐公社董事長李計國發表了題為《能下地的農業服務》的演講。
他指出,很多專家以為農民加大投資搞大棚、地灌、先進技術農民是賺錢的,其實恰恰相反,那么農民怎么能把成本降下來?需要通過服務的機械化降低人力成本,通過渠道扁平化降低農資成本。
金正大集團副總裁、金豐公社董事長李計國
溫馨提示:本文為速記初審稿,保證現場嘉賓原意,未經刪節,或存紕漏,敬請諒解。
以下是演講實錄:
李計國:我的題目是《能下地的農業服務》。
我們在山東和安徽做了四年嘗試,到底什么樣的服務農民能接受?后來發現替農民種地他們能接受,特別是大田作物,小麥、玉米和水稻,農民把原來買種子的錢還能買到服務,所以特別愿意接受這個事。
去年我們接受了世界銀行1億美元的投資,今年已經干了98個項目。我們有四個服務,一個是金融服務,一個是農資套餐服務,一個是全托管服務,還有農產品銷售。我們未來兩三年內要做的是“能下地”的全托管服務。
農業二十年以內很難出現小散戶全部退出的情況,怎么能把散戶的地拼成大戶的地是很大的問題。在金融上,山東人民銀行出了個產品,叫“農村土地收益權抵押貸款”,玉米小麥抵押的貸款,前期是買保險,按照保險金額的90%貸款。經濟作物一畝地貸2000—3000,按金額算的話,我們給農村貸了2萬億左右的貸款金額。然而一個產業的興起沒有金融是不行的,但是金融怎么進入農村的分散型產業是個問題,現在看來找到路徑了。
這是我們的四個服務,如果按照現在的專業角度來講,對應的是四個表達:
一是資本,要有大資本進入。我們的大資本是世界銀行,要有貸款保險資金。
第二,要有技術,化肥、種子、農藥的技術。農民對新技術不了解,家庭分攤式生產用這些東西也劃不來,我們能讓農民在不知道的情況下用上,將這些服務都進入到農村產品環節,技術引進來。
第三,組織能力。在國外靠大公司完成,在中國原來由政府完成,農業生產一定要和政府結合。
第四,職業農民隊伍要跟政府溝通、匯報好。組織一個職業農民隊伍,大田一年賺到7萬以上,一個縣有300到500個這樣的人,我們做的是一個服務系統,用服務系統取代原來的系統,把原來的成本利潤轉化為服務的成本,有賬可算。
那么,怎么把它賣出去?
金豐公社是組織的作用,把兩頭疏松開。金豐公社就是做服務方案的,每個縣有300到500人的隊伍,有了這個服務隊伍把方案帶到地里,后面服務落地。
從中央要求來看,現在中央要求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包括兩類:一類是包地的人,包地種糧食還是開農家樂,誰是地主誰說了算;另外一個是種地的人,以后出一個服務組織來給農民種地。
我們種地這個事的理解,我們公司干的就是種植管理權,你把地交給我不要再種了,主要是流轉很難搞,本來這個地800塊錢,為了讓它流轉出來可能1200,到最后誰包地誰賠錢,前些年包地的基本賠光,現在第二波又進來,承包的土地越多,賠的越快。原因就是因為有一些戶不同意,導致土地數不停上漲。前兩天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調研的時候提出這個,當時對這個事的評價比較高,說這個事情有可能改變散戶種植的方式,并且把法律的概念也提出來,一個是種植管理權,一個是收益權。
農業上通過這幾年的服務,一定是降成本的。現在農業生產有很多誤區,特別政府領導、專家覺得農民加大投資搞大棚、地灌、先進技術農民是賺錢的,其實恰恰相反,農民怎么能把成本降下來?成本降下來就有出路,如果成本降不下來,一味的靠投資增加,這條路一定行不通。通過服務的機械化降低人力成本,通過渠道扁平化降低農資成本。一個農民開著拖拉機帶著化肥、農藥,一畝地玉米399,如果農民自己種成本比我們高50塊錢,所以農民也歡迎,通過這種方式把成本降下來,歡迎大家以后到金豐公司考察,我們再詳細給大家算這個賬怎么算的。
提高農民收入,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豐產不豐收”會成為一個普遍現象,目前中國的人均水果產量到220公斤的情況下,消費一年能吃多少?水果產量嚴重超過了消費,這種情況下讓農民整體豐收年度比較大。豐收的事情,降低成本是第一位,增產是第二位。特別是增加產量,增加農民的收入一定是靠結構調整實現的,要想實現結構調整一定要有規模化,要有專業種地的人進去,如果沒有專業種地的人進去不能實現規模化,差異化是看不出來的。
我們這兩年在市場上做了一些服務效果,這都是真實途徑,我們公司這類的途徑有幾十萬張,每個縣都拍這種圖片,左邊是老百姓種的,右邊是我們給他種的,草莓的顏色是不一樣的,并且我們現在這種方式管理草莓能比普通草莓多放一天時間,含鈣量高。
這是我們的產品,植物和人一樣要吃東西,它吃的東西是健康的才能長好,我們是改良土壤,減少藥的使用,實際現在很多地方土壤已經不好了,所以改良土壤才能種好。
這是我們的方案,服務是一種媒介手段,能讓人們輕松接受,但是服務后的產品很重要。
這是我們的投資方式,大社長下面有小社長,社長下面有農機手,農機手下面有社員,我這個服務沒辦法像互聯網一樣從總部來了,一定要有當地的服務,實際農業生產是一種投資行為,這是我們的投資方式。
這是金豐公社的五年奮斗目標,服務5000萬農戶。這是我們自己的縣級金豐公社的人,地主和長工,農機手和農民都在里面,我們這個公司重新做了一個服務平臺出來,世界銀行是股東,搞了一個合伙制企業。
做服務的目標,任何一個縣只要我到了就服務三分之一的地,把這三分之一的地種好。我們理解在農業服務上面就四個服務,把這四個服務做好是我們的本質,目前兩到三年金豐公社做了能下地的農業服務,這是我今天給大家報告的主題。
我們對團隊的要求,五個核心能力,對應四個服務,除了剛才說的四個服務,又增加了一個和政府溝通的能力。
這是下地的場景,再好的水果也是這樣種出來的。農業服務成本,這是我們目前一些服務場景。這是我們的產品“黃金富士”,是我們在威海用了五年時間從改良土壤開始種出來的蘋果,口感特別不錯,是紅富士里面的改良品種,今年應該是11月底才能上。
金豐公社的目標,一個總部,現在我們的總部在山東臨沂,一個縣有至少30萬農機手,一個人大田能種到2000畝地,一年種兩地。
種地目標3億畝,這個目標有可能實現。從2018年開始,我們特別注意種特種小麥,2019年特種小麥的種植面積到260萬畝。
糧食產量高農民才歡迎,不能下地的服務就不是農業服務。現在農業服務的內容很廣,從我的角度看,農民能接受的就能下地,其它的服務農民接受的難度比較大,有了這個服務隊伍就好做,不能幫農戶賺錢的服務不是好服務。
今天非常感謝組委會給我這個農民代表這個機會給大家分享,謝謝!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720 篇
瀏覽:16108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字節跳動發布2025助農數據報告:數字技術助力新..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