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氏、牧原、雙匯、新希望……這 13 家農企,成 2019 上半年中國上市公司市值 500 強!
8月8日,天天學農在A輪融資媒體見面會暨周年慶戰略發布會上宣布,公司已完成A輪數千萬人民幣融資,本輪領投方為長策投資,上輪投資方經緯中國本輪持續加注。
天天學農此次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中國農技推廣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互助在會上致辭,長策投資合伙人彭國題、經緯中國合伙人肖敏分別從資本角度分享了對農民線上教育發展前景的看法。
“農業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薄弱環節,近年來進口糧食依存度較高,各項農業指標逐年下滑,像今年夏糧產量,乳制品、鮮、冷藏肉等產量都降幅明顯,究其原因,在于種植規劃性不夠,田間管理水平參差不齊,信息不對稱,其中最大根源還是我國農民職業化水平低。中國農民的受教育年限在6-7年,其他發達國家都在12年以上,相對應的,中美農民人均年收入差距也在25倍左右。而這一困境的解決,在于抓住互聯網流量下沉這一新趨勢,用優質的內容和服務幫助農民提升技能。”天天學農創始人兼董事長閆子銅在分享時說道。
天天學農成立于2017年8月,是國內首個農業領域的互聯網知識付費平臺,也是國內目前最大的農業教育服務公司。目前累計合作專家500多位,上線了百余品類千余節精品課程,累計服務50萬用戶,其中注冊用戶付費轉化率達到20%,用戶完課率已超80%。
知識付費從2016年爆發至今,走過了2年的快速發展期,像得到、知乎、喜馬拉雅FM等平臺已完成了商業模式的驗證,“解決焦慮、讓自己變得更好”成為了知識付費上半場的主旋律。有數據顯示,去年年底,僅“知識付費”平臺用戶規模即接近5000萬,有知識付費意愿的用戶暴漲了3倍之多。
而自2018以來,知識付費領域已悄悄發生了新的變化。
知識付費內容垂直化
《2018年中國在線知識付費市場研究報告》指出,未來,綜合型、規模化的知識付費新玩家將減少,但面向特定領域、場景、用戶群的“小而美”垂直知識付費平臺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在焦慮情緒性帶來的付費熱度逐漸退去后,用戶開始回歸理性,實用性的內容變得更受歡迎,大而空的課,慢慢落地到垂直可細分的行業和課程,職業教育、技術服務等開始崛起,正好可以滿足接近3億涉農人員,對農業技術、農村創業、農產品銷售等內容的強烈需求,也產生了農業和知識付費結合的新機會。
天天學農關注到了這個機會。從2017年成立之初,通過挖掘農業領域的IP,與來自農業院校、科研院所、植保站農技人員、一線種植大戶等500多位講師IP合作,以實用性為核心,研發了120余個品類1000余節農業類知識技能服務課程,在用戶中產生了裂變式的傳播。
目前平臺已經累計服務50萬用戶,其中注冊用戶付費轉化率達到20%。“因平臺的內容實操性很強,且課程內容的打造圍繞農戶學習的特征習慣,所以目前的完課率很高,已超過 80%。”閆子銅說道。
在未來的戰略規劃上,天天學農CEO趙廣在活動中表示:天天學農要繼續研發形式更多元、內容更豐富的課程,大力拓展新內容,后續會以“農技學院”和“農商學院”作為內容研發的2條主線。農技學院中,平臺將復制柑橘系列課程的成功經驗,拓展至10個作物品類,包含葡萄、獼猴桃、芒果、火龍果、香蕉、蘋果、草莓、櫻桃、蔬菜等,為廣大農戶提供更豐富的農技知識及服務。
此外,在農技內容中,平臺也將與國內知名植保無人機公司“天翔航空”合作,全面開展農業機械類培訓課程。
農商學院則是目前課程體系中比較有特色的版塊,包含農產品品牌塑造、農產品營銷、農創知識等內容,將會給用戶帶來產后環節的知識服務。
目前,天天學農已與每日優鮮、農夫山泉、百果園、農優100等優質團隊和IP展開深度合作,提升農民的軟實力,農商學院將成為新農人的第一所互聯網農業商學院。
在與農民的互動過程中,天天學農發現大部分用戶的農業知識基礎比較薄弱,平臺將與中國農業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合作,研發國內首個提升農民基礎知識的視頻課程——《農學微視》,課程大綱取自農業院校基礎教程,以更簡單有趣的形式教給農人專業實用的農學常識。
互聯網流量正在下沉
隨著智能手機普及和寬帶接入量增加,農村網民規模持續增長,自2015年起,“流量下沉”已成為當前移動互聯網的一種趨勢,知識付費也開始蔓延至下沉人群。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并不缺乏優質課程、前沿信息和資源,但四五六線城市以及縣域以下的地區卻缺乏攝入優質知識的渠道,具備更大的發展潛力。他們對知識付費側重點也不同于一二線城市用戶,長期來看,貼近其生活場景、應用門檻較低的在線知識付費產品將成為其關注度較高的品類。
相對于目前已有的知識付費課程,天天學農的課程更接近于在線教育,它有更強的約束力和更體系化的知識內容,同時又兼顧了知識付費的移動消費特征。由于有了教學過程和課后學習的問答互動,對種植戶而言,就能夠獲得較為深度系統的知識學習,同時課程能直接對經濟收入產生正相關。這使天天學農的課程成為了剛性需求。
天天學農在課程設計上還做了大量的調研,考慮到農民的學習基礎、農業勞作的消耗量,農民通常不愿意學習時間長、難度大的課程。天天學農在課程設置上也摸索出了一套標準:10-15分鐘,簡單易懂、圖文音視搭配,知識點突出。課程整體學習體驗足夠“輕”。
在發布會上,天天學農也發布了一系列戰略產品,如APP 2.0版本、吉祥物“天天”以及《中國農民互聯網教育白皮書》等。此外,每年的8月8日,也被定義為“學農日”,這一天平臺的所有課程將免費公益地提供給用戶。可以看到,天天學農正打破藩籬,重構中國農民的學習,“我們要堅持做農民職業化教育的大學”閆子銅自信地說道。
據悉,天天學農將在年底有更大的戰略升級,也會開放新一輪的融資。
相關文章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