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農業如何破解傳統農業發展瓶頸?
電商領域最后一片藍海
近幾年,隨著電商行業遭遇天花板,生鮮電商這塊電商市場“最難啃的骨頭”終于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早在2013年,可以稱作國內生鮮電商發展元年,當年的交易額達到了130.2億元。并且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都保持著高速增長。
另外,隨著阿里、京東等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便利蜂、每日優鮮等新晉品牌異軍突起。相關數據顯示,僅2015年新成立的生鮮電商就有260家,生鮮電商市場迎來了風口論。
盡管如此,據相關數據統計,2018年,生鮮商品的線上滲透率僅為3%,遠遠低于服裝等其他快消產品30%的線上滲透率,被媒體和投資人稱為電商領域最后一片藍海。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搜索:農業行業觀察)調查發現,未來三年生鮮電商市場交易額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49%,預計在2020年,滲透率將達到22%左右,是新零售中當之無愧的潛力股。
但,生鮮電商還需要時間和創新...
生鮮電商盈利仍是難題
盈利難題一直是生鮮電商之痛。
近年來,新零售概念風起云涌,生鮮行業不斷迭代重構,出局者與入局者輪番登場。
2016年后,生鮮電商平臺黯然退場的市場玩家增多。2016年4月,生鮮電商美味七七倒閉,被業界認為是行業開始調整被迫出局的第一家企業。而后,包括社區001、后廚網、青年菜君、許鮮等生鮮O2O平臺紛紛倒閉。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大數據庫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交易規模達到2103.2億元,較2017年的1402.8億元增長49.93%。預計未來幾年,這一市場將持續被資本市場看好,2019年我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交易總額預計突破3000億元。
不過,另有數據顯示,在生鮮電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4%營收持平,95%虧損,且其中7%巨額虧損,最終只有1%實現盈利。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主任李勇堅表示,生鮮本是高毛利產品,電商平臺通過“原產地直采”等能力壓縮環節、降低流通成本,可以放大利潤空間,提供了盈利可能性。無論增加快消品還是增添生鮮品類,企業均需要對供應鏈進行精耕細作,在產品、配送等維度提供更為細致的服務。
否則,盈利必將難以持續。
生鮮關鍵靠什么
生鮮電商的有個關鍵一環就是供應鏈,供應鏈決定效率、質量、品控。像百果園的貨物渠道,有專門的供應鏈渠道以及分包部門,這點可以從所有的商品規格及包裝上可以看出,一般的門店很少有像這種規格的包裝。
當前,高達88%的生鮮電商處于虧損狀態,只有1%實現了盈利。高達90.1%的生鮮電商以生鮮配送業態為主,物流成本在其總成本中占比較大。
今年,生鮮電商供應鏈的完善及經營模式創新將成為競爭焦點。
隨著競爭更加激烈,包括物流在內的供應鏈建設已成為生鮮電商發展的關鍵。36氪在其報告中指出,截至2017年12月3日,高達90.1%的生鮮電商以生鮮配送業態為主,物流成本在其總成本中占比較大。但由于自建冷鏈物流耗資巨大,不少中小型生鮮電商企業只能轉而與第三方物流合作。
在農業行業觀察看來,這種模式無法全面保障用戶體驗,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供應鏈管理水平,最大程度減少中間環節,才能真正降低損耗和總體成本,使企業和消費者均能從中受益。
因此,加強供應鏈建設勢必成為撬動行業升級的下一個發力點。
據中國產業信息網及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國內生鮮市場規模為5.31萬億元,市場空間的廣闊加之其品類本身高頻高復購率的引流價值使得玩家紛紛入局,渠道快速更迭,卻也因難以運營痛點多多。
未來趨勢?小而美將有機會
目前垂直型生鮮電商模式仍占主流,各類海鮮、水果及蔬菜的專營電商能夠及時根據市場需求對產品進行調整,具備更大的經營靈活性。
而綜合性的大型生鮮電商平臺更能發揮整合效應,憑借更完善的供應鏈、更多元的高品質產品及更舒適的線下消費體驗滿足消費升級的需求。
但可以預見,隨著資本還在積極入場,人工智能在產業鏈各環節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經營模式的創新仍有很大想象空間。
農業行業觀察分析發現,未來隨著經營模式的創新,生鮮電商市場也將不斷細分,‘小而美’的垂直模式和中高端綜合平臺模式將各具優勢。
從生鮮電商發展脈絡來看,目前有2種小而美電商模式:
1)小B端的批發模式
此類模式主要是針對于飯店、餐廳等小B端進行配送的電商平臺,因為產品訂購的數量提升,不像以往的平臺針對零售去進行單獨包裝,節約了包裝成本,同時也使配送成本的下降,但一般只針對市級進行配送。
2)C端的社區形式
做C2B的形式,客戶下單后并不提供一小時內送達服務,而是次日送達,并且配送方式也不是逐家逐戶送上門,而是統一配送到以社區為單位的提貨地點,并設置有冷柜存放,顧客只需要下單后,次日去小區的冷柜自提即可。
資本不再瘋狂、但燒錢之路更難
在資本寒冬下,數據和盈利成為資本選擇投資的關鍵2點。
業內人士指出:部分創業項目的前兩輪投資機構,只看后臺數據。只要數據不行,任何理由都沒有用處,“他們要項目的數據說話,這樣才會有新的機構來接盤。”
如果數據做不上去,那么更高輪次的融資也就別想了。因為大部分VC在投資時都十分看重項目的數據報表。
因此,中小生鮮電商唯有不斷地燒錢才能提高數據。
投資機構對于創業項目數據的追求,加劇了整個行業“燒錢”堆量的惡習,甚至已經成為難以根治的創業痼疾。即便那些標榜有可持續盈利模式、營造出商業閉環的項目,也會在最初的“燒錢”大戰中被優惠力度大的同行擊倒。
農業行業觀察調查發現,創業者若不“燒錢”,只是潛心做用戶宣傳,慢慢引導、培養用戶的習慣,那么可能連A輪融資都拿不到。
另據不完成數據統計,2018年國內的22家生鮮電商企業共融資近120億元人民幣。僅僅是2019年的第一個季度,生鮮電商企業已經融資13筆,融資約3.9億元人民幣。
可以說目前的生鮮電商,還是一個資本角逐的時期,舞臺上只剩下大品牌的較量,小玩家甚至失去了參戰的資格。
但永遠記住:燒錢沒戲,賺錢才是王道。
農業行業觀察的結論:生鮮電商已經沒有賽道,窗口已關閉。生鮮電商屬于巨頭,未來90%以上中小生鮮電商或者農產品基地都將會成為附庸在巨頭下發展。但那些專注某一個環節或者打磨產品的公司會活得比較滋潤。
內容來源:36氪、虎嗅網、農業行業觀察綜合報道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928 篇
瀏覽:16883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字節跳動發布2025助農數據報告:數字技術助力新..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