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早在1995年,中國頒布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并在實踐中經過多次修訂。該目錄將產業分為鼓勵外商投資、允許外商投資、限制外商投資以及禁止外商投資等幾大類,其中農、林、牧、副、漁業屬于鼓勵外商投資類產業。由此,企圖控制全球農業產業鏈的各大跨國農業壟斷公司紛紛將目光投向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希望在中國崛起過程中分享巨大的紅利。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后,跨國農業壟斷公司加速了對中國農業產業鏈的布局。目前,中國農業產業鏈在資本、技術和服務等方面均面臨跨國農業壟斷公司的多維滲透。
1.資本滲透
在資本方面,跨國農業壟斷公司長期不懈地對中國農業產業鏈關鍵領域進行了滲透。如圖1所示,2000年以來,外商直接投資中國農、林、牧、漁業的實際資金總額總體上呈上升趨勢,從2000年的6.7億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峰值20.6億美元;此后由于開始實施《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1年修訂)》,中國對外資進入農業領域進行了限制,投資額度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落。
從具體案例來看,早在2002年和2006年,美國著名的農業企業杜邦先鋒先后入股山東海登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和甘肅敦煌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并借此將自己研發的玉米等農作物種子向中國全面推廣[12]。2008年,國際著名投行高盛聯合德意志銀行斥資2億~3億美元在湖南、福建等中國生豬養殖重點地區全資收購十幾家養豬場[13]。2010年,國際私募財團黑石聯合多家銀行注資山東壽光農產品物流園,涉足農產品物流環節;同年,凱雷集團投資1.75億美元收購卜蜂國際(該公司曾是中國最大的禽畜及水產飼料生產商,而水產飼料又是農業產業鏈中利潤最高的部分)。2013年,長期布局中國種業的孟山都與中國種子集團合作,成立中種迪卡種子公司,并向其注入研發能力和研發體系。此外,新加坡豐益國際、泰國正大集團開始進入更多的細分市場,從油和飼料向米面和玉米深加工等方向延伸;在食品加工、啤酒釀造、包裝食品與肉類等行業,也有法國達能集團、美國安海斯-布希公司、德國DEG、意大利伊洛瓦等一系列知名公司進入。
跨國農業壟斷巨頭的資本滲透,一方面有利于中國農業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加速農業資本化,為農業現代化提供動力。有研究表明,農業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和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都具有顯著促進作用[14,15]。另一方面,盡管國外資本尚未在中國農業產業鏈中占據壟斷地位,但其布局已經對中國農業產業的某些領域和某些環節產生了威脅,使中國農業產業面臨被外部控制的巨大的風險。例如,四大糧商之一的AMD收購華農集團湛江油脂廠30%的股份,卻取得了其70%的原料采購權,其目的并非為了染指大豆加工行業,而是想通過參股來獲得企業進口大豆的話語權。
2.技術滲透
跨國農業壟斷公司往往都掌握了大量農業技術專利。進入21世紀以來,許多跨國農業壟斷公司紛紛通過申請專利的方式對中國農業進行技術滲透,以占據中國農業產業鏈的技術制高點。通過檢索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數據庫發現,2000—2007年中國涉農專利(IPC分類號為A01,涉及農、林、牧、漁、獵等行業)中,來自海外的發明專利申請比重一直在25%以上的水平(見圖2)。2008年以后,來自海外的涉農發明專利申請比重下降到20%以下,但年平均申請量卻逐漸突破了1 500件1。總體來看,2000—2015年,中國涉農業專利中的發明專利共計171 120件,其中來自海外的有21 028件,占比達12.29%。
從有效專利數量和比重來看,2000—2007年,中國涉農有效專利總數為4 091件,其中來自海外的有2 625件,比重高達64.17%。2008年以后這一比重也隨著申請數量比重下降而走低,但直到2011年才下降到20%以下。2000—2015年,中國涉農有效專利總數為47950件,其中來自海外的有8110件,占比超過15%。對涉農發明專利申請數量與有效專利數量的比較可以發現,來自海外的技術專利的有效率更高。
盡管近幾年中國國內涉農專利申請數量和有效專利數量都在不斷提升,但激烈的技術競爭力更取決于對知識產權的集中系統掌握度和技術轉化效率。檢索數據顯示,來自海外的涉農發明專利申請中,40%都集中在前20位申請人,這些申請人無一例外是跨國農業壟斷公司,包括拜爾、巴斯福、先正達、孟山都等。與之相比,國內的前20位申請人幾乎全是科研機構和高校,而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發布的《高校專利轉化現狀調查研究》,高校專利轉化情況不佳,真正實現產業化的科技成果不足5%[16]。可以說,跨國農業壟斷公司對技術體系的把控力度顯著高于國內科研單位。
農作物育種和農業轉基因技術專利是掌控農業技術體系的關鍵指標。檢索數據顯示,在2012年中國禁止轉基因生物研發和轉基因農作物種子、種畜禽、水產苗研發以前,2000—2011年,中國農作物育種和農業轉基因技術有效專利共1 579件,其中來自海外的有522件,占比為34.95%。從申請人來看,孟山都85件,拜爾39件,陶氏32件,杜邦18件,這些公司在農業轉基因技術方面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跨國農業壟斷公司涉農技術在中國的研發和推廣,在促進中國由糧油消費大國向糧油科技大國轉變同時,也加大了中國農戶對其技術的依賴。即使一些國際資本與中方合作進行產品研發,中方往往也沒有多少話語權。美國杜邦先鋒分別與山東登海種業和甘肅敦煌種業合作建立研發中心后,并未讓中方企業過多涉足產品研發,而是讓其更多地拓展銷售渠道。2006—2014年,美國杜邦先鋒的“先玉335”玉米種子種植面積從1.37萬公頃擴展到400萬公頃,成為中國種植面積最大的玉米品種。這一結果與杜邦先鋒的研發推廣策略不無關系。
3.服務滲透
如果說對中國農業產業鏈的資本滲透是獲得控制權,技術滲透是占領制高點的話,那么對貿易、加工、倉儲等服務領域滲透就是實現利潤的關鍵環節。從糧食貿易來看,2014年跨國農業公司占中國糧食市場份額的39.56%,分別高于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26.83%和32.22%[17]。法國的路易達孚公司控制了巴西、阿根廷的大豆種業,因而參與了中國20%的大豆進口。同時,該公司還控制了全球的大麥、高粱和酒糟市場,并從越南、泰國等地進口大米,出口到中國。而美國的ADM和嘉吉是中國玉米、油籽、飼料等原料的主要供應商和加工商。日本的企業也不可小覷,丸紅公司2013年向中國出口了1200萬噸的大豆。在加工方面,早在1994年ADM就與中糧集團、豐益國際在張家港建立了東海糧油工業公司,專門經營菜籽油壓榨業務。嘉吉則從最早的大宗農產品采購業務,逐步拓展到加工、運輸、銷售業務,品種也開始涉及到大豆、玉米、豆粕等多種產品[18]。豐益國際于2009年在黑龍江建立了大米加工廠,通過訂單農業等多種方式,從加工產業滲透到種植領域[19]。
跨國農業壟斷公司具有先進的投資理念和管理理念,善于把握機遇和使用相應策略來對農業產業鏈進行有效控制。2004年,中國出現大豆危機,使得國內70%的油脂壓榨企業面臨停產。ABCD四大糧商和豐益國際抓住機會,低價抄底收購了大量即將倒閉的油脂壓榨企業,同時迅速利用先進技術擴大產能,幾乎將國內油脂壓榨企業“趕盡殺絕”。對加工環節的操控,使跨國農業壟斷公司形成了對原料供給具有決定性影響的所謂“市場勢力”[20]。中國自2008年實施大豆臨時收儲制度以來,政府拍賣臨儲大豆的價格多次低于進口大豆港口分銷價。然而,即使出現如2012年4月24日的拍賣價格低于進口轉基因大豆400多元的情況,其成交比例仍然很低[21]。究其原因,在于跨國農業壟斷公司為了控制原料,采用了偏向使用進口大豆而不是國產大豆的策略,一些企業甚至別有用心采取高價收購大豆、低價賣油脂的策略,其目的就是不希望國產油脂的市場占有率提高。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91 篇
瀏覽:37268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