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近日農業問診平臺云種養獲得了2000萬元Pre-A輪融資,官方沒有透露投資方。
云種養采取的是一對一問診模式,通過上萬個注冊農技專家在線上為用戶提供服務。
云種養CEO楊天龍,目前其產品每日有成百上千條問答,并已由此拓展出農技問診、農業教育、農業生產、農友社交四個板塊。
(楊天龍)
楊天龍認為,云種養核心價值在于整合了一部分高價值農戶,最終試圖將其驗證成功的玉米模式,從育種、種植、收割、包裝、銷售、深加工這一條產業鏈模式復制到其他農產品上。
云種養目前的商業化嘗試上,主要在農業教育板塊。一方面,其組織農戶出國(以色列、荷蘭、日本、美國等)游學考察,回國后拓展增值服務;另一方面,其和中國農業大學合辦了農業培訓班,為農場主提供教育服務。
農業生產是云種養下一階段的重點之一,其希望嘗試基于本地的B2B交易服務,并提供擔保交易。
目前,云種養采用試點模式,在甘肅、內蒙古、海南、河南、江蘇、湖北進行推廣。重點推進的是甘肅,內蒙古,兩位創始人的家鄉。一是因為個人在當地有一定的影響力,二是地方政府對農業項目的支付。兩個地方推廣起來比較容易。
而在兩端用戶的獲取方式上:
農民伯伯端,采用1)地推加上2)便捷的產品設計吸引用戶。該平臺采用類似于微信的通訊模式設計產品,用戶操作起來很方便,而且符合使用習慣。推廣方面,因為我們真真正正想要給用戶帶來價值,所以前期推廣引導,后期主要靠口碑傳播。
專家端,因為兩位創始人都曾是中國農業大學的學生,創始人馬瑞強是農科院聯合培養的博士。
因此大部分專家都來自政府機關、教學機構、事業單位。也有來自企業端的技術顧問。當專家數量足夠多的時候,將會根據專家水平分為五個層級。為了吸引專家,一方面采取積分獎勵制度,專家可以兌換禮物。另一方面,提供給專家和一線農民交流的機會。
因此,推廣和專家運營是當前的主要成本。關于未來的盈利模式,楊天龍表示,知識問答只是一個入口,未來盈利不在后續產品銷售賺取差價,而是要將這么多年來玉米從育種、種植、收割、包裝、銷售、深加工這一條產業鏈模式復制到其他農產品上。
而是否能真正賺到錢,有兩個方面很重要:
1)經營模式:這考量的是一個企業產品品質、生產效率以及對市場供求狀態的洞察。拿玉米來說,縱觀市場,今年該種多少,什么時候種,種什么品種,賣到哪里都是由經營模式決定的。
楊天龍說,他們有個合作多年的來自香港的優質客戶,之所以合作這么多年,就是因為提供給客戶的價格不會因為市場上定價高而漲錢,反之,客戶也不會因為市場上價格低而要求他們產品價格降價。而且每一年種植什么品種,種多少都有市場預期,所以價格波動與他們關系不大。
2)分配模式:主要指的是種植端和主體的分配關系。楊天龍很贊同溫氏集團的模式,溫氏集團在2015年11月份以7000多自然人持股超過80%的“超常態”模式在深交所上市。溫氏集團之所以遲遲沒上市,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他的股東自然人有多達7000人,違背了上市公司股東不能超過200人的規定。但是更是因為創始人想要讓種植端和主體一起致富,“才讓溫氏集團成為國內創業板市值最大的公司,國內農牧行業市值最大的上市企業,也是唯一的千億級別的農牧上市公司”。而隨著溫氏集團的上市,也使13個家族、48人成為億萬富翁。
當然,農業互聯網化依然存在很多問題:
1)人才儲備不夠。在養殖業精英比較多,但是種植業人才儲備不足。
2)國家雖然對農業有政策扶持基金,但也存在好鋼沒用在刀刃上的情況,有些好的企業沒有得到扶持。
3)農業是屬于長線投資的行業,而投資者往往更喜歡短線投資,因此融資比較困難
4)目前農業存在散小亂的情況,一個品類多個品牌,不同品類,不同渠道,造成資源浪費和效率低下。比如一個地方賣蓮藕的和賣獼猴桃的要分別搭建渠道系統,實際上如果公用品牌,公用渠道,將會大大提升收益,降低成本。
據楊天龍透露,云種養目前有 70 人左右的團隊,自產品 2015年12 月份上線一個多月來,在全國地推人員大概有50人左右,注冊用戶2萬多人,平臺上合作的專家有1000多人。
每天最高的問答條可以達到500-600條。并且,楊天龍預計,在2016年中期,專家1萬5千人,注冊用戶100萬,到2017年年底,注冊用戶可以達到2000萬。
核心團隊:
楊天龍 云種云養(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天龍,男,1983年11月生于甘肅榆中。中國農業大學農學學士,本科學歷。云種云養(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甘肅中美國玉水果玉米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榆中國玉金香水果玉米合作社負責人,擔任的社會職務是協進愛心助學會總負責人。
1983年11月,楊天龍出生于甘肅省榆中縣高崖鎮李家磨的一個農民家庭 。
2005年,楊天龍在中國農業大學發起成立協進愛心助學會。
2008年,楊天龍從中國農業大學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后,選擇返回家鄉蘭州種植水果玉米,成立榆中國玉金香水果玉米產銷合作社 。
2009年10月,成立甘肅中美國玉水果玉米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擔任執行董事 。
2015年8月,楊天龍成立云種云養(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相類似的農業問診互聯網項目——農醫生成立于2014年11月,也擁有千萬級用戶。
我們相信,農技將會成為資本角逐的又一重點。
相關文章
文章:10891 篇
瀏覽:37240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哼\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