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李子柒”為例如何做好內容營銷策略
把地方特產賣遍全國,哪個特產企業沒有想過?可是確立目標容易,發現機遇也不難,最難的是找到現實可行的戰略路徑。不久前,神農島首席專家婁向鵬在華糖萬商領袖大會上披露:小特產要想賣遍全國,有四大關鍵點。
特產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臉面與名片,也是誕生偉大品牌的天然沃土。很多特產最終都成長為大品牌,很多大品牌也是源于小小的一個特產。如:全世界最大的食品企業雀巢,每年銷售額1000億美元,來自一個很小的國家瑞士。新西蘭奇異果也來自非常小的一個國家。正官莊,誕生在韓國的全世界最賺錢、最有名的人參品牌。我們中國這幾年也誕生了很多源于特產的品牌。
小特產也可以產生或者誕生引領中國的大產業。這就是我的一個基本判斷。
我國是世界名優特產之最、美食文化王國,地方特產的品類、品種、口味是全世界最豐富的。但很遺憾,中國是特產大國,卻不是特產強國。舉個例子,中國是茶葉的故鄉,是茶葉的祖師爺。但是非常遺憾的是,到今天為止,我們中國所謂十大名茶里面,都沒有誕生出一個真正的消費品品牌。也就是說,當你去消費西湖龍井、信陽毛尖的時候,不知道該選誰,因為大家都可以叫西湖龍井,都可以叫信陽毛尖。但說到立頓,眾所周知。英國不產茶葉,但我國七大茶商加起來卻干不過一個立頓,利潤干不過,品牌干不過。市場不相信眼淚。
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這些世界性的特產品牌,并非源于本地。比如說,佳沛奇異果,其實源于我們的中華獼猴桃。一百年前,一個新西蘭的女教師把中國的獼猴桃帶到新西蘭,一直改良,到今天佳沛奇異果成了全世界最賺錢的企業。大家知道,現在中國最大的紅棗產區在新疆,其品質在全國稱得上領先。但是非常遺憾的是,新疆到現在沒有誕生一個真正的大棗品牌,(這個老大的位置)被鄭州的優秀企業“好想你”搶占了。
怎么辦?路在何方?特產是什么?在我看來,特產是品牌農業的戰略抓手。怎么做?四個角度,供企業家和經銷商朋友參考。
1要建立大特產的觀念
我們先看一下觀念的突破,建立大特產觀。很多人聊天,經常把小特產掛在嘴邊,這是個地方特產,好象做不大,沒敢想太大。但事實上剛才我們也看到了,很多案例、很多大品牌卻恰恰源于小特產。
首先,特產源于地域,屬于世界。距離容易產生美,叫墻內開花墻外香。大家看一下雀巢咖啡最早是怎么誕生的?是巴西政府的咖啡豆生產過剩沒有辦法,找到美國,說,你幫我搞一搞吧,怎么賣。美國開始研究咖啡,后來搞到了瑞士。另外,我們談到水果,在我國,新疆的哈密瓜已經做濫了。但是日本人卻把哈密瓜研究得非常極致。去日本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那里的超市,好的哈密瓜一個能賣200元人民幣。所以特產是屬于世界的。好的東西在當地可能會讓人習以為常,但是當它們走出來的時候,就有了很大的價值。
其次,除了品質,一切都可以改變。因為很多特產之所以走不出去,就是因為它太正宗了,太特了。事實上基于現在的消費發展趨勢,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我們經常講涼茶,就是改變了傳統的涼茶,如果還在涼茶鋪里,不可能做大。包括桃花姬,也是把過去吃起來非常麻煩的阿膠塊,進行了快消化的改造。包括南方黑芝麻推出了杯裝的黑芝麻糊,其實也是借鑒了奶茶,解決了喝起來不方便的問題。所以特產必須適應新的消費需求,比如,口味一定要普適化,大眾能夠接受,口味就是王道,味道就是王道。形態要快消,價值要健康,現在大家普遍追求健康,所以我們的特產在做大的過程中,一定要注入健康的基因,這一點非常重要。
第三,特產不等于土產,特產也可以很時尚。比如,曾經非常傳統的龜苓膏,現在已經非常時尚和快消了。包括一個梅子產的溜溜梅,也是這幾年非常亮眼的一個品牌。還有眾人皆知的褚橙,其實在成功之前,其在北京新發地也賣了很長時間,效果并不起眼。后來改造了整個品牌的基因、觀念,改變了傳播模式之后才得以做大。比如,當時韓寒發了一條非常著名的微信,叫:復雜的世界,一個就夠了,馬上引爆整個輿論圈。我覺得如果沒有這個層面的改造,褚橙可能還是云南的一個橙子,沒有現在的威望。
第四,特產也可以很標準。工匠也可以工業化。很多人說特產,似乎這個特產就很難標準化,我不這樣認為。我覺得真正能夠走出去做大的特產,一定是可以標準化的。所謂的工匠精神也是可以工業化的。為什么這么說?大家知道有一本書叫《褚橙你也學不會》,其實我們如果去分析一下,為什么褚橙我們學不會?拋開褚時健的名聲,他所做的事情我們有幾個人能做到?這么大年紀的人天天在地里研究雞糞,研究配方,把整個流程標準化。我發現他們是用IT的思維、工業化、標準化的思維在改造整個傳統農業。再舉一例,去年聯想收購了杭州的龍冠龍井,這是龍井茶里面最好的一個品牌,完全標準化。標準化并不意味著就是失去了品質,恰恰相反,標準化是為了更好保證特產的品質恒定。
我們再看一個現象,五常大米大家都知道,剛剛出名,成為中國好大米的代表,馬上就進入到一片亂象之中,到處都在打假。到現在,所有人都知道五常大米好,但是都不敢吃,為什么?都覺得這里面有假。所以幾年前他們的市長帶著各個部門下去打假,全國各地跑了半個月,結果怎么樣?大家知道,這個打假隊差點被打了。所以說現在五常大米非常痛苦。這個亂象背后是什么?就是品類與品牌的困局。現在很多地方特產非常有名,而且歷史悠久,但是為什么做不強?品類和品牌之間,區域公用品牌和用戶品牌之間產生了矛盾,或者說只有區域公用品牌,沒有誕生真正的用戶品牌,這是很麻煩的事情。所以在這樣一個背景下,任何一個小企業出了問題,整個品類都會受到很大的打擊。去年黑龍江省省長也坐不住了,找了新浪的老板,說咱們一起來推廣吧,就是正宗的五常大米,政府來背書,叫“小飯圍”。到現在來看,這個推廣也沒有成功。因為它仍然沒有解決品類和品牌的關系,到底這個品牌誰可以用,誰不可以用,最后沒有解決,我認為這個事情基本上流產了。
2戰略搶位,要做品類的老大
在戰略上,既然我們看好特產,就一定要做品類的老大。這也是我們講的品牌農業最可愛之處,在工業領域不可能有這么多的品類,但是在農業領域,在特產領域,有非常繁多的品類,很多細小品類沒有領導者,沒有老大,要么你就不要干,要干一定要做老大。
品類是大鍋飯,品牌是金飯豌。像立頓紅茶、雀巢咖啡、佳沛奇異果……都是如此。我想告訴大家,老大一定是搶來的,在七年前我曾經寫過一本書就叫《老大》,就是鼓勵我們的企業家一定要勇當老大,在農業領域、特產領域,如果我們都沒有老大情懷的話,就不要干了。所以搶占中國第一股,搶占中國第一品牌,實現戰略高度的占位和資源的搶位,這是大農業產業最大的價值。
比如,烏江榨菜就是涪陵榨菜的代表,成了中國第一股。金字火腿,成為金華火腿的代表。上市時,只有1.92億,并不大,但是它已經坐穩這個行業的老大了。成了第一你就有話語權,就有控制權,就有抗風險的能力,就可以干更大的事情,可以實現更大的目標。所以我們看到,在這個領域,在中國特產的發展階段上,坦率地講,遠遠沒有從大亂走向大治,許多領域仍是空白,許多品類群龍無首,許多品牌弱不禁風,許多行業等待整合和升級。這也是為什么現在這么多的工商資本、金融資本都下鄉了,因為都看好了這樣一個趨勢、這樣一個機會,當然并不是每個資本都能成功。
3要有正確的路徑規劃
農業企業就怕走彎路。很多朋友問我,做農業有沒有捷徑,我說沒有。他們一定不放過我,最后沒有辦法,我就告訴他,我說做農業最大的捷徑就是選對路徑,不走彎路。因為我發現80%的農業企業最終出問題是出在路徑上,想法都很好,目標也有,但是路徑出了問題,最后把所有的人財物全部浪費了,這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情。
什么叫路徑規劃?就是對我們的戰略目標,對路線、步驟,包括資源配置,進行系統的頂層設計。
舉個例子,大家知道聯想農業在青島建了很大的藍莓基地,每年聯想農業都和青島市政府都舉辦國際藍莓節。我去講課,把我嚇一跳,很多企業在那兒參展,但是這些藍莓企業,每個都很小,但是他們什么產品都敢做,從干果到鮮果到飲料,到藍莓醬,到果醋,到膠囊,到化妝品。我就問老板,銷售額怎么樣?他就不好意思說了。所以說藍莓家族很大,但是你這么干的話,很無力。這樣的例子在中國的農業行業、特產行業比比皆是,很多企業總盤子很小,但是想法很多,產品很多,一個也沒干好。
其實我們的發展路徑,簡單總結一下,可能有五種發展模式。基地型、貿易型、餐桌型、食品飲料型、大健康型。也就是說在特產這個領域,在農業這個領域,我們可干的地方很多,可干的行業也很多,可干的鏈條也很多,但是我們到底干什么?很多人覺得反正我從事藍莓,藍莓果醬、藍莓飲料、藍莓酒……反正都是藍莓。但是,在消費者市場中,一個吃藍莓果醬和喝藍莓酒的人是完全不一樣的,你的競爭環境完全不同。但是很多人不這么認為,他認為反正我是干藍莓的,這叫自娛自樂。
我認為95%的企業不適合搞全產業鏈。但是現在恰恰相反,95%的企業上來就想做全產業鏈,結果廢了。現在有這樣的一個誤區,企業越小,想法越多,銷售越少,產品越多,大部分企業是被撐死的,不是被餓死的,尤其是農業企業。那么我們剛剛夸完褚橙,我現在忍不住要再批判一下褚橙了,為什么?他們從今年開始宣布要做酒了,不光做橙子,還準備做芒果等其他水果。原因無從知曉。中國的水果品牌現在基本上還是一片品牌荒地,橙子在中國是這么大的一個品類市場,褚橙好不容易做出了一個品牌,去年它在整個橙子市場的份額不到1%,但已經是最有名的品牌了,去年賣了1億多元,已經賺了幾千萬,大家想想多好的開端。但是開發果酒的話,在中國其實不缺果酒。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危險的多元化游戲。
我個人比較推崇優生優育的力量,我覺得孩子多了不一定都能成才。如果按照我們中國大部分企業的邏輯,佳沛奇異果非常傻,老干媽辣醬非常傻,一輩子就干這一個產品。但是恰恰是這種“傻”成就了一個偉大的企業,可能我們有時候都太“聰明”了,反倒做不好。所以我的觀點是這樣的,大道至簡,有錢也不可任性,更不要說沒錢了,一定要踏踏實實地干好一件事情。找到自己的根與魂,一定要明白我是干什么的,我適合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在哪個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一定要想清楚這一點。
很多人問我,不做全產業鏈,怎么控制品質呢?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做全產業鏈不等于不能控制品質。你一定要考慮在產業鏈的哪個端口、哪個環節,我們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你就把所有的人才往下砸下去,一旦你成為這個環節的龍頭,那么你再去整合產業鏈,再去搞全產業鏈。這至少要分三步走,很多企業一上來全干了。
比如說中糧,它既想做ABCD,又想做雀巢。ABCD是國際四大糧商,這是國家給中糧的任務。但是中糧不甘心,他又想做雀巢這樣的食品企業。結果大家看看,它的品牌這么多,沒有一個是老大,收購這么多品牌,也沒有一個老大,只有一個蒙牛是老二,最近它也在瘦身。大家想想,這么強的企業搞全產業鏈都搞不動,我們為什么要搞?再舉一例,南方黑芝麻糊幾年前受到另外一個咨詢公司的影響,就自己上市之后要發展“糊老大”,除了黑芝麻,發展了很多糊類產品,結果證明都不是很理想。那么我們給他們一個建議,叫退一步海闊天空。從南方黑芝麻糊到南方黑芝麻,退了一個字,會讓你一下子天地開闊。所以后來我們把“南方黑芝麻”五個字重新注冊了商標,這不僅僅是產品,也是品牌,還是企業、股票。所以現在全部統一了。
4要有一個好的模式的設計
通過模式的不同去創造價值的不同,最終結果是不一樣的。很多時候我們發現,企業產品、心態和資源都很好,為什么最后沒有做成?可能就是模式不對。
什么是模式?其實就是解決某一類問題的邏輯和方法論。模式要解決的是怎樣在大同的世界里創造大不同。當然模式有很多,渠道模式、產品模式、場景模式、體驗模式、產業模式、溝通模式,等等。
舉個例子,好想你為什么成為中國紅棗第一股,絕味為什么成為鴨脖的老大?模式起了很大的作用。現在絕味是全中國連鎖數量最多的企業,6000多家,也是中國鴨脖行業最大的企業。他們的成功基于他們最早在這個領域抓住時機,進行了商業模式的突破,就是連鎖加盟的模式。
比如,寧夏的百瑞源,是全國做枸杞做得最好的。它的模式是什么?就是文化營銷的模式。它在全國建了一個非常棒的中國枸杞博物館,在高峰的時候,這一個文化博物館每年的銷售額是1億元。現在這個博物館已經成了寧夏的一個文化地標,你每天會發現有很多的大客車在門口停著,參觀完了來購物,幾個快遞公司現場辦公。
當然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要不斷進化,所以我們叫模式進化論。比如說“好想你”的模式,它從過去的連鎖經營到現在的三駕馬車,即加上商超連鎖系統和電商。這樣,會給“好想你”注入更多的動能。
另外,還有一則新的案例,本味大紅袍,在711、全家,在機場、高鐵,都能看到,包括北京的很多賓館、醫院也可以看到。什么模式?大家看一下,我們叫暖茶模式,就是場景營銷。現在很多人到了冬天不愿意喝涼的東西,那么我給你提供一個,一個暖柜,主打產品是本味大紅袍,此外還有咖啡、奶茶,現在發展非常迅猛。我可以大膽預測一下,很有可能它們會成為未來的加多寶,這就是場景模式。我提供了一個全中國人想喝暖茶的場景,這個場景可以放在家里,可以放在辦公室,可以放在電影院,可以放在車上。
大家會說移動互聯網時代,特產的模式是什么?我的理解,未來一定是社群商業的模式。什么是社群商業?其實就是回歸到人類社會的本質了。但是這個社群不是以血緣和地緣為基礎建設的,是以共同愛好和價值觀建造的,你們不認識,沒見過面,沒關系,但是可以一起玩,一起在網上聊天,當然你也可以在線下見面。
我們再說三只松鼠,它是做干果的,現在為什么開始賣花果茶了?按照傳統邏輯,這不好操作,為什么它敢去賣?就是因為它通過三只松鼠,通過干果這個品類,已經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品牌社群,現在的說法叫IP。如果這個社群穩定,那么這個社群需要什么,理論上它就可以賣什么,它可以把各種特產加進去,這就是品牌社群的力量。我相信未來一定是這樣一個時代。
在模式上,我覺得一定要跳出特產做特產,千萬不要被特產所局限了。一定要相信,特產是可以做大的,特產是誕生偉大品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沃土。按照我的邏輯就叫雜交思維,你得敢于把其他行業先進的思維、方法、模式、手段拿過來,改造這個行業,一定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所以我稱之為叫雜交營銷。
加入農業中小企業經理人和創業者核心商圈(農俠會),行業解讀、案例干貨、行業報告、實戰課程請訂閱農業行業觀察 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720 篇
瀏覽:16095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