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飲料檸檬史:十年沉浮,酸倒一地,成就一片!
中國生鮮電商仍處于高速發展期,未來3年,會保持年均35%的增長率,連最低值易耗的蔬菜都成了電商入口,也就是說,沒有什么可以阻擋電商入侵了。生鮮電商不斷有創新模式涌現及新玩家入局,多業態并存,發展趨于穩健且良好,為農產品的銷售提供了活力。
生鮮電商競爭進入新格局
2016-2017年是生鮮電商市場的洗牌期,大量中小型生鮮電商或倒閉或被并購,但與此同時,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入局,加強了供應鏈及物流等基礎建設投資,并帶來了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
進入2019年以來,前置倉、社區團購等模式發展較為火熱,未來生鮮電商行業仍將保持快速發展,生鮮電商競爭進入新格局。
為了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即時性消費需求以及減少生鮮產品的損耗程度,眾多生鮮電商紛紛在社區布局前置倉與線下門店,覆蓋其周邊1-3公里內的消費人群,縮短配送距離的同時,也提高了時效。
前置倉模式主要集中于一二線發達城市,覆蓋人群對時效性和產品品質要求較高,下單后1小時達/半小時內達。社區拼團模式布局低線級城市,覆蓋人群對價格敏感度高,時效性要求低城市,當日下單,次日送達。商品品種包括水果,蔬菜、肉禽蛋、水產海鮮等全品類。
在生鮮電商這條賽道上,除傳統生鮮電商外,前置倉、“超市+餐飲”、社區拼團等創新模式不斷涌現,割據一方。從目前的格局來看,還沒有模式能夠真正“稱霸”生鮮電商市場,2019年生鮮電商多種商業模式并存的格局仍將繼續。
此外,在大數據時代下,生鮮電商可根據用戶的消費數據、社區用戶畫像,進行選品優化,精準預估客戶采購量,以減少損耗,提高庫存周轉;在末端配送時,通過線上智能調度系統,實現最優路線匹配和最優區域派單,提高配送效率。
經過市場淘汰和投資界的理性選擇,生鮮行業的集中度在明顯提高。
9月份,每日優鮮的App端月活首次超過1000萬,創下行業紀錄。排在其后的是盒馬鮮生、叮咚買菜、大潤發優鮮、中糧我買網等平臺。單從App端月活這項數據來看,行業梯隊分級已經十分明顯。
《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發展分析報告》指出,生鮮電商領域經過洗牌之后,一線城市逐漸形成了“631格局”,每日優鮮、盒馬鮮生和其他玩家分別占據60%、30%和10%的市場份額。
生鮮上游——農業標準化、集約化與生鮮電商互為促進
站在農業的角度,生鮮電商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供應鏈的上游——生產的標準化和集約化程度提升。
生鮮供應鏈上游,只有標準化和集約化,才有可能為大規模采購提供條件。我國農業以個體“小農”生產為主,生產源頭農戶非常分散,各地生鮮品種、質量、價格不統一,農產品品質缺乏標準。
隨著我國耕地流轉規模的不斷加大,我國農業生產向規模化、專業化方向發展,農產品的標準化、集約化程度也隨之提升,與生鮮電商的發展互為促進,為生鮮電商規模采購提供了基礎。
根據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結果顯示,2016年末,全國規模農業經營戶398萬戶;農業經營單位204萬個,較2006年增長了417.4%。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數據,近年來,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也在穩步提升。
生鮮中游——冷鏈物流技術與管理,仍然是產業鏈最短的短板
生鮮產品是具有即時性需求的非標品,其本身具有易損耗、低保質的特性。這是生鮮生意最難的難點。極其考驗生鮮電商的冷鏈配送設備、技術與管理能力。
只有冷鏈物流技術升級和管理到位,才能保障生鮮產品品質安全。
冷鏈物流包括預冷、冷藏、運輸、銷售等環節,每個環節都是涉及到不同的冷鏈裝備以及相應的冷鏈技術,同時不同的環節之間需要無縫對接,這需要特別嚴格的管理。目前冷鏈物流仍然是整個生鮮產業鏈最短的短板。
我國的冷鏈技術正在持續發展和升級。未來隨著物聯網、區塊鏈、RFIF、智能化溫控等前沿技術在冷鏈物流中推廣和應用,冷鏈溯源與全程監控等完美實現,將更加有效地保證冷鏈中的生鮮產品的品質安全。
生鮮下游——銷售渠道和消費者購買習慣已經發生根本性轉變
1、大型超市已超越傳統農貿市場,成為消費者購買生鮮最主要的渠道
《2019社區生鮮調研報告》顯示,目前消費者主要通過大型超市、農貿市場、社區生鮮店、生鮮電商等購買生鮮產品,其中68%的消費者在大型超市購買生鮮,48%的消費者選擇農貿市場,43%的消費者選擇社區生鮮店。
這一數據反映出,大型超市已超越傳統農貿市場,成為消費者購買生鮮最主要的渠道,社區生鮮店或將趕超農貿市場,其中75%的消費者距家500米范圍內有社區生鮮店。
2、消費升級和線上購買習慣的養成,促進生鮮電商發展
艾瑞Usertracker監測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中,用戶使用生鮮電商平臺的次數顯著增加,線上購買生鮮的方式愈發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我國消費群體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 80、90后成為了消費的中堅力量,其消費習慣也隨之發生改變,他們有意愿提升個人的消費水平,并且他們對于品質、體驗的標準越來越高。
消費者對線上購買生鮮的需求將不斷擴大,超6成用戶網購生鮮每周1次以上。
3、“買菜”成為生鮮電商新入口
此前,因水果更容易運輸存儲等因素,多數生鮮電商以水果為切入口,生鮮電商市場中水果為主要品類,蔬菜、水產品等品類占比相對較少。
現在上述情況正在改變。隨著用戶互聯網購物的習慣養成以及對即時消費需求的增加,作為生活必需品的一日三餐食材成為生鮮電商的新入口,蔬菜在生鮮電商產品品類中占比明顯增加。
當下,阿里、京東、美團等互聯網巨頭紛紛布局“買菜業務”,同時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平臺備受關注,資本也向買菜傾注了更多注意力。這對于農業企業來說是個好消息。
但是“互聯網買菜”有著供應鏈條復雜、履約成本較高等難題,恰恰考驗著生鮮電商最短的短板。站在生鮮電商的角度,“買菜”能否成為“生鮮電商持續的新風口”,有待觀察。
從消費端來看,中國消費者網購生鮮的習慣已經養成,調研數據顯示,每周購買1次以上的生鮮網購用戶占比達63.8%,其中每周購買2-3次的用戶占比為28.6%。從購買生鮮品類來看,72.0%的用戶網購蔬菜的頻次在每周1次以上,遠高于整體購買生鮮頻次。
總 結
未來3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仍會保持年均35%的增長率,連最低值易耗的蔬菜都成了電商入口,也就是說,沒有什么可以阻擋電商入侵了。前置倉、社群運營等新玩法不斷涌現,多業態并存,發展趨于穩健且良好,農業企業家要為農產品的銷售找好對接方向。
來源:神農島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字節跳動發布2025助農數據報告:數字技術助力新..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