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編者按
跟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一樣,生鮮傳奇董事長王衛喜歡通過寫文章來管理企業。在王衛看來,文字比語言更具有穿透力,更有利于公司上下統一思想——盡管業界多數人認為王衛的口才要勝于他的文采。
《第三只眼看零售》獲取了王衛在近日寫給公司高層的內部信,作為一位曾經經歷了“非典”的零售企業家,王衛在信中表達了他對這次疫情的判斷,以及由此引發而來,對零售企業帶來的挑戰和機會。
在編者看來,這不僅是王衛號召部下對抗“肺炎”的戰斗檄文,更顯露出他對行業趨勢的判斷、對企業發展Timing點的把握,以及對生鮮業態最新的理解。
為了保證文本“原汁原味”,《第三只眼看零售》僅對文章做了有限修改。
新型冠狀病毒爆發,武漢封城!武漢老鄉雞閉店應對,超市被哄搶,整個武漢猶如空城。合肥至今已經有59人確診新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大量村莊自行封閉。
我們因為每年例行的初一到初三放假,所以錯過了最初緊張的時刻,無意中也給了員工一個緩沖的保護時間,也給了公司一個時間差,讓我們認真考慮這場災禍面前的舉措。
保護消費者、保護員工,承擔責任
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性是非常強的,體質孱弱的人容易被感染。所以,我們第一步是排查公司體質較弱的員工,要求他們在家休養,做好自身保護。上班的員工要自行帶飯,公司食堂暫停供餐。在公司總部,每個樓層要單獨配備微波爐,減少人員走動。另外,我們不允許員工在外面餐廳吃飯,也不允許員工在公司清洗飯盒,餐具必須帶回家處理。
辦公室每天下班前必須進行消毒,門店在營業時間也要定時消毒。公司要求大家佩戴口罩,與客戶溝通盡量用電話進行交流。
我們要求各分公司、門店常備淡鹽水,要求員工上班時進行漱口,自我保護。管理的難點在門店,首先要讓我們的員工重視起來,學會自我保護。
其一是要求員工配帶口罩。公司要配發口罩到各門店,但是為了防止浪費,我們的口罩領用必須登記。
其二是要求顧客配帶口罩。各店要在入口醒目位置注明要求,并且安排人員值守檢查,不帶口罩的顧客禁止入內。當然,門店也可以準備些一次性口罩,給沒有帶口罩的顧客使用。如果情況進一步惡化,門店要配備體溫檢測儀,嚴禁發燒的顧客進入。
其三門店要嚴格進行消毒。每隔2個小時要用84消毒液拖地和擦拭,貨架、購物籃,購物車,收銀臺始終要用84消毒液擦洗。
總之,要形成上下共識,不要恐慌,但要高度重視。更要眾志成城,讓我們成為社會的基石,為社會和消費者發揮出我們的擔當。
可能要面對的嚴峻挑戰
這次病毒對經濟社會的影響程度現在還很難判斷,但是災難已經發生,我們也要做好應對的準備。
第一是保障貨源。一些緊俏的貨品會被搶購,包括口罩、消毒液、方便食品等,這需要我們積極備貨。但最為棘手的是,封村、封路造成的蔬菜采購問題嚴重,這需要我們的采購人員積極變通,通過多區域、多維度、多渠道來滿足市場需求。必要時候,公司要組織總監級的干部下鄉采購,讓更多的人參與采購。
第二是來客數的下滑。消費者現在不出門或者少出門,樂大嘴受到的影響尚不可知,但是,買菜的消費者應該是只多不少。但如何讓消費者放心來我們店,放心購物對我們來講是個挑戰。
第三是人員短缺。部分員工因為回家或者擔心公共場所的衛生安全,會放棄公司的工作,造成門店人員短缺。但是,由于其他行業停工,也會有些富裕人工出來,我們要做好招工尤其是小時工的準備。
第四是隔離。如果遇到門店被感染,需要進行人員隔離,就必須一定時期關閉部分門店,這樣的門店如何進行消毒以及人員安置,要有預案。
我們的機遇在哪里?
艱難時刻對于悲觀者是災難,對于樂觀者是機遇。總體來講,消費者不能外出聚餐,不能戶外走動,更多人會在家里做飯、看電視、上網。所以生鮮、零食的銷售很可能會大幅上升,線上購物也會激增。
所以,我們要以更加高的標準做好賣場陳列和衛生。這一點在這個時刻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我們有別競爭對手的特質。我們要向消費者不斷強調我們干凈、嚴格的衛生消毒管控,要讓消費者注意到我們的用心。
要保證更加豐富的商品品種。這個時期不用突出季節性商品,而要突出營養健康的營銷主題。門店的吊旗、電視、廣播都要圍繞防治展開。這個時期不用做紙質DM,而是更多使用微信和網絡營銷,利用好我們的微信群。
我們可以做出消毒用品、米面油不漲價的承諾,但不要宣傳生鮮的不漲價,估計由于封村,部分采購價格會上漲。但我們依然要關注價格,和競爭對手比,我們依然執行低價策略。我們要主動拜訪物價部門,要求更大尺度的合作菜籃子,低價菜品為消費者提供。
這次病毒,對于包裝商品是巨大契機,要強化包裝食品更加安全的宣傳。同時要求加工廠,物流中心對商品包裝進行酒精消毒。交付顧客時,也用酒精消毒。食品加工部要加派人手(可以要求總部支援),盡可能放大產能和品種,加印“此包裝已用酒精進行消毒”的專用標貼進行張貼。
線上銷售迎來契機,但是由于需求井噴,加之送貨員人員有限,反而體驗會下降。但是我們依然要擁抱這次契機,采用更加靈活的方式,比如和第三方強化合作,我們自己的APP進行預訂和到店提貨(減少消費者滯留時間),甚至可以開展固定時間分批次給小區送貨,讓消費者到小區的某個中心自提。
同時,我們可以預估到,消費者購買頻次會下降,但是購買的客單價會增加,門店要多備購物籃和購物車,方便消費者購買。消毒液要多進一些大瓶裝,肥皂也可以是超值裝,這些用量都會變大。生鮮傳奇、樂大嘴也可以銷售口罩、消毒液,并設置專區,這一部分可以不賺錢,作為“流量發動機”。
總之,面對這場突變,迎難而上,化被動為主動,把困難變為契機,需要我們每個人付出努力。這一刻,是我們體現商道,體現我們為消費者負責,為社會貢獻的時刻,是我們價值。
店長們,這是一場戰爭
我們的門店即將開張,各位店長應該也在崗位上了。這一次開業,已經和過去有些不同,因為我們將迎來一次真正的考驗,甚至是戰爭。
我們的店長都很年輕,沒有經歷過“非典”時刻。2003年的“非典”,零售企業銷售下降了一半,人們失去了購物的勇氣和信心。這對于零售企業來說,是致命的打擊。而時刻感染病毒的風險,也使每位從業者惶惶。
而這一次的危機應該更加嚴重。由于信息傳遞的快捷,無論是事實還是謠言都很容易被傳播,真假莫辯,人們對于健康的自我意識要遠遠強于十多年前。在這樣的背景下,消費市場必然萎靡,人心更難預測。我們如果不想退縮,那么,只能強大自己,開始一場對人性、對惰性、對誤解,對體能,當然,也是對價值觀堅守的戰爭。
一些店長很快就會發現,今天,你的“士兵”有些沒有來。因為封路、因為害怕,以及其他原因沒有到崗。你的人手捉襟見肘,而到崗的同志也會猶豫不決,惶惶不安。
這個時候,需要你堅定而從容,不要責怪逃跑的士兵,戰爭就是讓“女人”走開!你要做的是激勵同行的戰友,告訴他們,一起努力,打贏這場戰爭,不僅僅是為自己在戰斗,我們為這個社會在做保障。一日三餐是這個社會此刻最重要的基石,是社會穩定的基礎。我們可以看到,無數的勇者沖到武漢,沖到病區,救死扶傷。
今天我們成為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一環,我們所做的一切和勇者無異!不要覺得孤單,不要覺得害怕,為這個社會貢獻是我們價值的光輝!要讓這束光輝點亮每個人的勇氣。我要求你們更加靈活的布置工作和排班,優先重要且緊急的事物。同時,如實向總部報告人員情況,請求支援。
總部的人員,尤其是中高管,昨天已經投入到物流支援的行列。接下來,總部人員將分派到各門店,和你們一起戰斗。我們更需要立刻展開招聘,由于大量的餐飲和商業閉店,應該有很多富裕人員。當然,還要動員心中猶豫的員工,讓他們來復工。這個時刻,害怕是正常的,不要歧視,要拉一把,壯大我們的陣營。
打開店門,顧客就會進來,其中不乏各色人等。我們將面對一場智斗和勇斗的博弈。首先,會面對一些不愿意帶口罩的顧客,甚至帶寵物的顧客。這對于他們自己,對于我們,對于其他消費者都是非常糟糕的問題,但是愚蠢的人從來都是無知無畏的,我們必須要“對付”這些人!
各個店一定要在門口安排專人值守,提醒每一位入門的顧客帶上口罩,沒有帶口罩的顧客,也可以送一個給他,但提醒,下次來必須帶上自己的。口罩這個時候的成本很高,無法支撐為每位顧客贈送,適當的提醒,有利于成本控制。
而對于拒不戴口罩的顧客,要拿出勇氣大聲拒絕他們入店,動員顧客和同事一起呵斥,甚至可以報警處理。我們要對這件事情堅定處理!要明白懲惡就是揚善。沒有這種勇氣,沒有這樣的決心,很難守住安全的陣線。
萬一門店出現了病毒傳染,必然要關閉門店,我們的同事和消費者可能被感染,這將是一場敗仗。除了顧客以外,就是對自己的考驗。要認真的執行佩戴口罩,定時消毒的規定。要仔細擦洗物件、要高標準的管理賣場。而下班以后需要更加深度的清潔,越重視,就越遠離病毒,就離成功越接近。
這是一個艱難時刻,但也是勇者輩出的時刻。這幾年來,立足大本營進行區域密集布局,我們已經是合肥最大的生鮮零售商、休閑食品零售商。我們擁有合肥最多的門店,平均五個合肥人就有一位是我們的顧客。我們深耕供應鏈,建立了與之匹配的采購、物流和門店響應機制,更是在生鮮領域建立基地、合作生產廠家和自有加工中心的供應體系。
在這非常時刻,社會物流、代理商、聯營商停擺之際,我們有著強大的,猶如軍隊一般的運營能力和采購能力,這使我們有著抵抗風險的資本。而我們一直砥礪推進的包裝生鮮,它的價值將顯現。市場禁止活禽售賣,包裝食材更加安全,這是巨大的商業契機,而這一切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我們經年累月沉淀下來的,競爭對手即使想學習,也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了。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隅。這幾年,我們在深耕供應鏈,自有品牌以及生鮮制品方面經歷了一些困難,但是今天,我們可能要在此收獲。
危機對于沒有準備的人是災難,對于有準備的人是機遇!【完】
內容來源:第三只眼看零售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91 篇
瀏覽:37303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