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俠會:三農領域產業社群(資源對接、案例分享、線上課程、線下活動)
Hi~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農業君~
不少小伙伴上班時間忙于工作,可能錯過一些最新消息。為了幫大家解決這個問題,小編決定開一個小欄目——《農業產業周報》,搜集整理本周內(2021年2月28日-2021年3月6日)農業生鮮&農業電商&農業科技&新消費領域趨勢與財富!話不多說,開始!
【政策匯總】
01、政策:推廣一批生態農業技術模式
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推進生態農場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推廣一批生態農業技術模式。鼓勵以生態農場為主體,推廣應用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污染修復等產地保育技術,化肥農藥減量、有機肥替代、生物防控等技術,生態田埂、生態溝渠、生態廊道等田園生態系統建設技術,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污、廢舊地膜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農產品清潔加工、節能貯存、低碳運輸等綠色收儲運技術,健全完善生態農場技術規范,形成一批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技術模式。
02、政策:加強農產品供需數字化銜接
相關政策表示,建立數字化供應鏈,通過大數據、沉浸式體驗等數字技術,提升供應鏈的透明度和可靠性,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不可控風險。數字技術在農產品穩產保供上的應用與推廣,是確保農產品產區和銷區有效銜接的重要途徑。借助數字技術推動田間到餐桌的“超短鏈”,解決農產品前后端兩個“一公里”。
03、政策:大力發展設施種植
農村農業部印發的《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快推進設施種植機械化發展的意見》中明確:到2025年,以塑料大棚、日光溫室和連棟溫室為主的種植設施總面積穩定在200萬公頃以上;適宜機械化生產的新品種和新技術新模式加快推廣,設施蔬菜、花卉、果樹、中藥材的主要品種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裝備體系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設施種植機械化水平總體達到50%以上,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化肥、農藥及水資源利用率邁上新臺階。
04、政策: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近日,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吳宏耀表示,要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鄉村休閑旅游、農村電商等三大鄉村產業。在縱向上,要打造農業的全產業鏈,推動產業向后端延伸,向下游拓展,由賣原字號向賣品牌產品轉變,推動產品增值、產業增效。在橫向上,要促進農業與休閑、旅游、康養、生態、文化、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豐富鄉村產業的類型,提升鄉村經濟價值。
【資本事件】
05、大北農:擬不超25億元收購正邦科技旗下8家公司股權
近日,大北農對外披露關于收購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部分控股子公司股權公告。大北農公告稱,公司擬收購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邦科技”)持有的控股子公司德陽正邦農牧科技有限公司、丹棱正邦飼料有限公司、重慶廣聯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權;以及收購其持有的云南廣聯畜禽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51%的股權,交易價格合計約為20-25億元。
06、國聯水產:3年連續虧損總金額近8億元
近日,國聯水產披露業績預告。該公司稱,預計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43億元-45億元,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虧損500萬元-1000萬元,錄得連續虧損,看扣非凈利潤的話虧損額更大,為虧損2600萬元-3100萬元。數據顯示,2020年國聯水產虧損2.69億元,2019年虧損4.64億元。按照國聯水產的說法,2021年養殖業務虧損約5000萬元,是導致虧損的主要原因。
07、奈雪的茶:2021年預計虧損達1.65億元
近日,在港上市的“新式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發布公告稱,預計2021年將錄得收入約為42.8億元—43.2億元,錄得經調整凈虧損(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為1.35億元-1.65億元。
08、光明食品:成立農業集團公司
最近,光明食品集團對外宣布,將整合旗下耕地、種源、種植、加工等資源,正式組建成立以糧食產業為核心主業的種加銷一體化的光明農發集團。
據悉,光明農發集團擁有自有耕地面積35萬畝,大米日加工能力1200噸,糧食存儲能力73萬噸,已在蘇北、崇明、安徽、東北建立四個大米生產基地,擁有“瀛豐五斗”“海豐”“樂惠”等八個重點大米品牌,現有88款大米產品在售,以上海為主陣地、長三角為主戰場、全國化布局。
09、三元股份:市值達100.94億元
截至最近收盤,三元股份總市值約為100.94億元(單位:人民幣)。自虎年春節以來,三元股份總市值持續上升,成功沖進百億陣營。據此前三元股份披露的公告,2021年,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2.35億元-2.74億元,同比增長963%到1141%;實現歸母扣非凈利潤預計為2.16億元到2.52億元。
【大農業大產業】
10、業內:數字經濟推動鄉村產業轉型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商務部原副部長房愛卿表示,發展數字經濟對農產品批發市場而言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修課。數字化轉型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是數字技術和業務深度融合,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統籌設計,由易到難,分步實施。
房愛卿認為,希望通過數字化轉型升級,推動農批市場高質量發展,在引導農業生產、帶動農民增收,促進消費升級、提高生活品質,維護流通安全、實現綠色發展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11、德國農業:一座有機農場可年賺42萬元
根據德國農業部的計算,2021年農民的生產成本上升了6.5%。其中,機器和建筑物的維修費用與同期持平,但肥料、能源、種子、秧苗和飼料的成本大幅上升。從現有數據來看,394億歐元的農業生產成本總額,可能創下德國農業的新記錄。另外,2021年,德國有機耕作效益也有顯著提升。從2020年起,有機農產品市場的價格穩定,需求增加,有機農場的利潤提高了19%。一座有機農場能夠創造年均6.7萬歐元的利潤,確保實現盈利。
12、數據顯示:農業保險費用或達千億級
根據《關于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時估算的目標,到2022年,我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需達到840億元,約年均增長10%以上。MOF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的農險保費已達965.18億元,實際上已提前完成了目標。有業內人士指出,從目前國內農險保費的分出比例來看,約在20-25%。以該保費規模來估算,則全行業的農險保費最多可以分出241億元左右。
13、預制菜產業:萬億級市場,鏈接農業全產業鏈
據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的預制菜市場存量約為3000億元,按照每年20%的復合增長速度估算,未來6至7年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元,長期來看有望實現3萬億元以上。預制菜產業是一個全產業鏈項目,是農業向工業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延伸,是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新業態。依托水產、畜禽、蔬菜等全系列、多品類、大規模的產地優勢,肇慶高要持續深化農業產業化經營,深化農產品深加工體系建設,強化龍頭帶動、完善產業鏈條,推動農產品食品化、食品工業化發展。
14、專家:大力發展豆粕減量替代
專家測算,如果政策得力、措施到位,養殖業還可實現豆粕減量2300萬噸以上,折合減少大豆需求近3000萬噸,相當于2.3億畝耕地的大豆產出。如在養殖業全面推廣應用,可將豆粕用量占比降至12%,相當于節約1500萬噸豆粕。如果再增加使用其他必需氨基酸,豆粕飼用量還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
【企業動態】
15、叮咚買菜:擁有20個自有品牌
據悉,叮咚買菜已經開發出叮咚王牌菜、叮咚大滿冠、拳擊蝦、保蘿工坊、良芯匠人等20多個自有品牌。去年12月底,叮咚買菜商品開發高級副總裁徐志堅還透露,當時叮咚平臺上,蔬菜、水果、水產的差異化率在5%—10%;快手菜(預制菜)的差異化率可以達到50%—60%,標品的差異化率在30%—40%,預制菜是叮咚買菜的自有品牌商品。
16、華為:助力5G智慧農業項目落地
最近,華為正聯合助力瑞士5G智慧農業的發展,利用無人機和農用機器人控制雜草。他們致力于研究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技術,為農業發展帶來切實效益。得益于低時延、海量數據傳輸和海量連接的能力,5G正助力農業物聯網的發展。5G與其它技術的結合催生了一批農業應用,以減少農藥對環境的影響、保護自然資源、改善動物福利以及幫助農民提高產量、節約成本。
17、每日優鮮:管家服務拉動業績增長
近日,每日優鮮宣布其完成了管家服務的第一階段搭建。數據顯示,在每日優鮮1V1管家服務下,用戶的人均單量相比非管家服務人群提升了7成、人均月消費額相比非管家服務人群實現了翻倍。作為每日優鮮高質量增長戰略的重磅舉措之一,1V1管家服務成為了其圍繞高價值用戶進行精細化運營、持續提升經營效率的一次成功實踐。預計到2022年年中,管家服務將覆蓋到平臺整體用戶的30%。
18、先正達:與葛洲壩集團簽署合作
據報道,先正達集團中國與葛洲壩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商議,盡快發揮各自在產業、科研、技術和生態圈合作伙伴等領域優勢,在湖北、河北率先打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鄉村振興樣板,適時聯合發起“攜手興農”鄉村振興聯合行動。
19、中農集團:攜手328家肥料企業發力春耕
中農集團近期向全行業發布“攜手奮進 共保春耕”倡議書,呼吁行業內主要化肥、農藥企業與中農緊密協作,共保春耕期間農資供應充足、價格穩定、服務到位,確保春耕生產不誤農時。目前已有208家國內知名肥料企業與中農控股簽訂了《2022年春耕化肥保供合作協議》,120家國內外主要農藥生產企業與中農立華簽訂《2022年春耕農藥保供合作協議》。
本文由【農俠會】整理編輯!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891 篇
瀏覽:37211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