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案例|71歲“老干媽”再度露面:不貸款、不參股、不融資、不上市!
封面人物:美家優享創始人兼CEO 陳士龍
三農日報第431期
今日名言:習慣能造就第二天性。——西塞羅
看三農日報,發現更大的產業!
「要聞」
1、農村整村推進“廁所革命”將獲中央財政獎補
近日,從財政部獲悉,從2019年起,中央財政將用5年左右時間為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提供財政獎補,推動農村人居環境切實改善。
此外,中央財政還將繼續通過現有渠道支持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旅游景區廁所建設等項目,鼓勵各地在項目布局、資金安排、功能銜接等方面,加強與整村推進的統籌配合。
2、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
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統計,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第三大農產品出口國,農產品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二位。2001-2018年我國農產品貿易總額由279.2億美元增長到2168.1億美元,年均增幅12.8%。
3、農業和養老是機器人就業的大市場
目前,大學生愿意去農村發展的較少,加上城鄉收入差距較大,導致農民大量進城,從事農業的人越來越少。其次,人口老齡化,無論是在城市還是鄉村,獨生子女較多使養老問題更加突出。
所以,我們應該大力發展農業和養老機器人,雖然現在已經有了不少農業和養老機器人,但是科技水平還有待提高,智能化、人性化還不夠,還不能很好地適應各種復雜條件下的工作需要。農業和養老領域機器人市場空間巨大,發展前景看好。
「地方大動作」
4、農業農村部與海南省政府聯手打造海南農業全國五大核心地位
日前,農業農村部與海南省人民政府在海口簽署《共同推進海南全面深化農業農村改革開放備忘錄》,共同打造海南農業在全國的五大核心地位:現代種業硅谷示范區、國家熱帶農業科學中心、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熱帶現代農業(海洋漁業)發展引領區、“一帶一路”農業國際合作交流基地,促進海南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
5、黑龍江大豆生產者補貼已經明確!
近日,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發布消息,黑龍江省將在上年基礎上適當提高玉米生產者補貼標準,大豆生產者補貼每畝高于玉米生產者補貼200元以上,大豆生產者補貼每畝不超過270元。
6、福建省農科院地膜覆蓋栽培讓馬鈴薯增產一成
日前,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組織農業專家對長樂區文武砂鎮的地膜栽培馬鈴薯示范田進行驗收。經統計,示范田內的閩薯1號、閩薯2號等多個馬鈴薯品種運用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后,產量比普通種植的馬鈴薯高出約一成。
農科院農業專家表示,今年,該技術將在全省進行推廣,為廣大薯農帶來效益。
「產業新勢力」
7、未來,我國將實現無人化作業的農業生產模式
由于中國地形地貌、氣候條件、土壤類型、作物種類、農藝要求的多樣性,農業領域無人駕駛技術需要適配不同的平臺和作業機具,同時也需要標準化農田等其他要素的緊密配合。目前農業全過程無人作業試驗已經得到了政府、高校、科研機構、農機廠商和用戶的大力支持,基于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未來將最終實現無人化作業的農業生產模式。
8、如何提高垂直農業的推廣面?
一是要創新農業發展理念,提高公眾對發展垂直農業所帶來好處的認知;二是要積極采用新技術新方法,降低垂直農業生產成本;三是開發設計不同類型的垂直農業解決方案;四是建立一個強大的知識分享網絡。
9、預測:2020年國內農藥上市公司市場份額占全球將超過21%
過去,中國農藥企業扮演的角色主要是給跨國巨頭供應原藥,全球大約6-7成的原藥供給來自中國,中國企業以進入核心跨國巨頭、獲得穩定的訂單和利潤為發展目標之一。測算,2017-2020年海全球有接近30億美元規模的專利藥過期受益于海外過期原藥產能的轉移,2020年國內上市公司市場份額占全球將超過21%。
10、報告:沖突、氣候變化與經濟衰退仍是導致糧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
聯合國近日發布的《2019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仍有53個國家的大約1.13億人處于重度饑餓狀態,較2017年的1.24億略有下降。
報告指出,沖突、氣候變化與經濟衰退仍是導致糧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其中,2018年共有21個國家和地區的近7400萬人因沖突或安全局勢動蕩而陷入饑餓,占到全球總數的三分之二。同時,還有2900萬人由于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而面臨糧食不安全,其中絕大部分都居住在非洲。而經濟衰退則在布隆迪、蘇丹、津巴布韋等國造成1020萬人食不果腹。
11、意大利:園藝產業高速發展的秘訣
在栽培技術方面,意大利園藝產業不斷研究完善施肥、灌溉和病蟲害防治體系,并將經濟效益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相結合,使得整個園藝產業既做到最大限度滿足市場需要、創造最大經濟價值,同時又能夠有效保護生態環境,進而促進整個產業長期健康穩定發展。
科技支持,意大利投入大量資源,推動相關園藝企業和大學等各類科研機構密切合作,針對企業面臨的最迫切問題集中開展科技攻關,并經過實驗室有效驗證后,及時面向企業加以推廣。
意大利園藝產業不斷創新的宗旨是滿足企業生產需要和消費者的客觀需求。
12、如何加快發展農業生產的服務業?
第一是要把生產性服務業打造成農業的人才、技術、資本的高地,解決人從哪里來的問題。第二是緩解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用地難問題,解決地從哪里來問題。第三是引導工商資本以適宜的方式進入農業,解決錢從哪里來的問題。
13、百果園要進軍生鮮領域
4月16日消息,百果園在北京舉行“百果園大生鮮戰略”新聞發布會,正式對外宣布百果園進軍生鮮領域,并發布了百果園集團獨立生鮮平臺“百果心享”,涵蓋“心享商城”、“心享會員”兩大業務線。
除此之外,百果園從日本引進的“BLOF”(一種現代有機種植技術)已經落地,首批應用BLOF的葉菜將于10月份在心享商城正式推出。
百果園還公布了“品類合伙人計劃”,百果心享將從蔬菜、蛋奶、米面糧油、粗糧雜糧、調味品、干貨等逐步向其他健康食品拓展,計劃尋找一批各品類優質的心合作伙伴共同實現生鮮好生活。據了解,未來,心享商城除了社區到店自提服務,還將推出到家服務,以及會有獨立的線下門店。
「觀點」
14、袁隆平:第三代雜交稻將成為雜交水稻育種發展方向
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表示,第一代中國雜交水稻是以細胞質雄性不育系為遺傳工具的三系法雜交稻,但選育到優良組合的難度較大。第二代則是以光溫敏核不育系為遺傳工具的兩系法雜交稻,育性受氣溫高低決定,若遇異常天氣易出現制種和繁殖失敗。第三代雜交水稻是以遺傳工程不育系為遺傳工具的兩系法雜交稻,克服了三系雜交稻配組難度大和兩系雜交稻育性不穩定的弱點,是今后的發展方向。
此外,第四代C4型雜交稻具有光合效率高的優勢,預計2022年C4型水稻樣株可基本研究成功。預計第五代雜交水稻將在2050年左右研制成功。
15、劉峻杰:用“互聯網+”促道地藥材生產
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商務交流專業委員會主任劉峻杰表示,將大力推廣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手段,推進中藥材種植、中藥材高科技提取及加工、中藥材質量追溯管理、中藥材物流規范、中藥材海外貿易等,推進中藥材產業振興發展。中藥材產業走向標準化和“互聯網+”是大勢所趨。
「融資」
16、隱食動力獲百萬美元融資 用于中臺系統研發
4月15日消息,餐飲零售化全渠道服務商“隱食動力”完成數百萬美金Pre-A輪融資,領投方為海納亞洲SIG,凌波資本擔任財務顧問,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團隊搭建和中臺系統研發。
據悉,“隱食動力”主要為餐飲品牌提供零售化解決方案,集本地生活服務運營、餐飲品牌線上規劃、電商運營體系、品牌線上IP化打造于一體。
本文由農俠會整理編輯!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文章:1098 篇
瀏覽:20048 次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