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視小米商業模式,看褚橙、小罐茶、壹號土豬如何玩新商業
一起來看看,這一周(2019.6.24—2019.6.30)大農業領域都發生了哪些大事情?
「一周?融資」
1、呆蘿卜完成6.34億人民幣A輪融資
6月27日消息,社區生鮮電商平臺呆蘿卜已完成6.34億元A輪融資。據了解,投資方為高瓴資本、晨興資本。
呆蘿卜采用的是“以銷定采”的預售制模式,今日下單明日提貨。門店以社區型選址為主,目前已有近千家自提門店。“精品+平價+會員”體系也是其模式的亮點。用戶加入會員體系后,即可享受會員折扣價、生日節假日禮物、一對一客服等特殊待遇,平臺則依靠會員費獲取利潤完善現金流。
2、無人便利店“F5未來商店”獲近億元B輪融資
近日,F5未來商店宣布已于2018年12月完成B輪近億元融資,該輪融資由盛景嘉成領投,老股東TCL創投、創大資本跟投。此前,F5曾獲創新工場3000萬元A+輪融資,TCL創投的1000萬元Pre-A輪融資,創大資本2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
據了解,本輪融資完成之后,所獲資金將主要用于拓店和運營。
F5未來商店是一家利用機器自動化結合算法替代人工的24小時智能無人便利店,這里無需服務員,所有烹飪、沖調飲品、取貨、結算、庫存盤點、清潔工作均由機器自動完成。
3、零食品牌“單身糧”獲6000萬A輪融資
潮牌社交零食“單身糧”于近日完成6000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的投資方為琢石資本、同創偉業和辰海資本。在獲得融資之后,單身糧計劃將這一筆資金用于和市場上的新休閑零食品牌不一樣的是,單身糧從誕生初期就以線下為主要渠道,目前已經覆蓋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的便利店,與一、二線城市的精品超市體系。這是很多電商品牌目前缺乏的優勢。深耕核心產品、深度運營目標人群、拓寬渠道,不斷提高自身品牌勢能。
「一周?政策」
4、農業農村部制定大豆振興計劃實施方案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表示:今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實施大豆振興計劃。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我部制定了《大豆振興計劃實施方案》,從今年啟動實施大豆振興計劃。
在振興目標上,主要是“一擴兩提”,擴就是擴面積,力爭到2020年全國大豆種植面積達到1.4億畝;提就是提單產、提品質,力爭到2020年全國大豆平均畝產達到135公斤,食用大豆蛋白質含量、榨油大豆脂肪含量分別提高1個百分點。
「一周?地方」
5、浙江杭州臨安區出臺畜牧業轉型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近日,浙江杭州臨安區政府辦公室印發了《杭州市臨安區人民政府關于畜牧業轉型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標志著臨安區將來三年的畜牧業轉型發展計劃正式出臺。
根據計劃,到2021年,臨安區將基本建成規模適度、生態優先、結構合理、設施先進、三產融合的現代畜牧產業體系;力爭生豬存欄15萬頭,肉羊存欄8萬只,規模養殖比例均達90%以上,家禽存欄60萬羽,畜牧業全產業產值達45億元。
6、湖北:7.8億元農機購置補貼下達
日前,湖北省農業農村廳、湖北省財政廳近日聯合印發《關于落實2019年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通知》,中央下達7.813億元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對補貼范圍內機具全部實行敞開補貼。
另外,植保無人機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今年,繼續開展農機新產品和植保無人機購置補貼試點,從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中統籌安排1000萬元資金,對購置植保無人機實行定額補貼。
7、湖北省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將實施常年全面禁捕
6月26日,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工作暨湖北推進長江禁捕工作部署視頻會議召開。會議中獲悉,湖北省正在扎實推進退捕漁民漁船上岸及轉產轉業安置工作,預計到2020年年底前,湖北省長江、漢江干流漁民將實施常年性禁捕。
「一周?產業」
8、本來生活與中核共同進行農業全產業鏈扶貧
本來生活網與中核集團于日前簽署精準扶貧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中核集團定點幫扶縣為基礎達成合作,共同助力中國扶貧事業的發展。
據了解,本來生活網與中核集團將通過“政府+電商+幫扶機構+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戶(貧困戶)”的扶貧模式,完成從生產到銷售的全流程幫扶,塑造有市場競爭力的農產品品牌。
9、中國計劃將中儲糧貿易資產轉移到中糧集團旗下
據彭博新聞社報道,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正計劃對國有農產品巨頭展開整合,將中儲糧的貿易資產轉移到糧食巨頭中糧集團旗下。
這些因未獲授權對外發表評論而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重組將分階段實施,中糧集團還將接管中儲糧的部分油料壓榨產能。計劃尚未正式宣布,仍有可能調整。兩位人士表示,中國政府計劃在明年年底前完成重組。
10、叮咚買菜回應高管離職、裁員等報道:不實消息
6月28日,針對多名高管離職、大規模裁員、業務發展受阻、資金鏈斷裂等報道,叮咚買菜回應稱:高管黃成軍因為有個人事務需要處理,主動向公司提出休假一段時間;6月有2位選址專員被公司勸退,屬公司正常人事安排,不存在大規模裁員;目前在服務的上海、杭州市場,訂單和營收都遙遙領先同行,5月份開始布局的寧波和蘇州市場取得超預期的發展成績;目前賬上現金非常充足,不存在傳聞中的資金鏈斷裂。
11、三泰控股跨界并購龍蟒大地進軍現代農業
近日,三泰控股發布公告,該公司擬購買龍蟒大地農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蟒大地)100%股權,預計后者100%股權估值區間為35億元至40億元。
據了解,龍蟒大地是一家以飼料添加劑、化肥生產和農業技術服務提供為主的企業,交易對手方作出三年平均業績不低于4億元的對賭承諾。實際上,若此次重組能夠順利完成,那么將為一直謀求轉型,但效果不理想、盈利能力不夠的三泰控股帶來極大變革,利潤及估值將會得到一定支撐。
12、北大荒:靠收租一年凈賺近10億
北大荒2018年年度報告中,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2.65億元,其中26.87億元是將土地承包出去所得,占比高達82.6%。收租金不需要什么成本,因此這項業務的毛利率極高,2018年達到了99.28%。接近100%的毛利率。
這么高的毛利率,在2012年和2013年,竟然虧損了。主要是工業品銷售方面發生了巨額虧損,虧損過后,北大荒決定回歸農業主業,工業業務方面的子公司有的剝離,有的改革改制處于停產狀態。
聚焦主業后,擁有得天獨厚土地資源的北大荒安安靜靜得當了一個地主,業績變得相當安全。2018年實現的歸母凈利潤達到了9.76億元,創下了有公開數據以來的新高。
13、芭田股份股東擬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2660.58萬股
中國證券網訊 日前,芭田股份公告,公司股東黃林華先生持有本公司股份44,343,045股(占公司總股本4.99%),計劃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公司股份26,605,800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2.99%)。
公司表示,本次減持計劃的實施存在不確定性,黃林華先生將根據市場情況、公司股價情況等情形決定是否實施本次股份減持計劃。
14、溫氏股份限售解禁規模過半,高管減持洶涌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溫氏股份董監高相關股東(多為親屬)共發生74筆操作,其中減持多達63筆,若按交易均價計,累計董監高相關股東套現約8.5億元。減持方在上市公司擔任董監高職位的有溫氏股份副總裁陳瑞愛、副總裁羅旭芳、副總裁葉京華、副總裁兼任董秘梅錦方、財務總監林建興、監事伍政維,直接減持額(按交易均價計)分別為361萬元、753萬元、5823萬元、229萬元、760萬元、2566萬元。
「一周?報告」
15、報告:三四線城市生鮮消費增速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聯合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發布《2019線上生鮮消費發展趨勢報告》,《報告》顯示,在訂單量和商戶數增速上,三四線城市分別為一線城市的1.4和1.49倍。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來自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開始在線上選購生鮮商品。
16、報告:預計2025年農業機器人年出貨量達到72.7萬
根據Tractica的一份最新報告,未來幾年,全球農業機器人的出貨量將快速增長。從2018年的每年約6萬臺增長到2025年的72.7萬臺。
無人機將在農業機器人中占據主導地位,其次是無人駕駛拖拉機、物料管理機器人、土壤管理機器人和奶場管理機器人。
Tractica預測,到2025年這類機器人的全球市場價值將達到879億美元。
17、報告顯示:中國數字農業水平較低、發展較慢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與就業白皮書(2019年)》,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3萬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名義增長20.9%,占GDF比重的34.8%。三產中,我國農業數字經濟占農業整體比重的平均值為7.30%,而工業為18.30%,服務業為35.90%。與工業和服務業相比,農業不僅數字化水平處于相對較低位置,數字化速度也相對較慢。
「一周?數據」
18、數據:我國農資市場容量超過了2萬億元人民幣
農業互聯網產前板塊里,土地方面互聯網化程度較高的是土地的流轉,其以土流網、土地資源網、搜土地網等為代表。農資包括種子、農藥、化肥、農膜及農業生產、加工、運輸機械等。數據顯示,目前國內農資市場容量超過了2萬億元人民幣,其中種子、化肥、農藥、農機四類農資產品的市場空間分別約為3500億、7500億元、3800億元和6000億元。
19、數據:國內生鮮流通保鮮量占總量比重僅10%
據《中國物流統計年鑒》,國內生鮮流通保鮮量占總量比重僅10%,相比美日約低40%;損耗率約25-30%,高于美日20%以上;流通環節一般在5個之上,高于美日;生鮮物流成本占總成本比例高于發達國家10%。
20、調研: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對財政補貼政策的了解程度不夠高
調研發現,近半數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選擇對財政補貼政策不夠了解和一般了解,比例分別占到34.81%和30.94%。47.24%的龍頭企業負責人表示,對國家的財政補貼政策不夠了解。其中,34.81%的受訪企業表示對財政補貼政策不太了解,12.43%的企業則表示對補貼政策完全不了解,僅有21.82%的受調查企業表示對財政補貼政策比較了解和非常了解。
「一周?觀點」
21、帕特里克·布朗:中國是“人造肉”未來極具發展潛力的市場
美國人造肉龍頭企業“不可能食品(Impossible Foods)”的創始人帕特里克·布朗(Patrick Brown)認為:中國是“人造肉”未來極具發展潛力的市場。目前Impossible Foods已與在中國的香港和澳門與多家餐廳展開合作。
還表示,中國消費的肉類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且對肉類需求的增長速度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快,尤其是牛肉消費,而養牛則是畜牧業中對環境影響最大的一類。另一方面,由于耕地和淡水的限制,中國難以通過自給自足的禽畜養殖滿足國內的肉類消費需求,因此進口產品占到了肉類消費的重要部分。通過高效的食物技術,在減少進口依賴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對中國而言將是一件雙贏的事。
22、柯柄生:我國農業結構發生變化最主要原因就是機械化發展迅速
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理事長柯柄生指出,在過去幾年中,我國農業最主要的變化是機械化作業發展迅速,勞動力價格大幅度上升,二者存在密切的內在聯系。據統計,目前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中,外出務工占比41%,而種植業和養殖業合計只占26%。勞動力成本的增加,迫使我國農業結構發生很大變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機械化迅速發展。
23、基金經理:農業板表現與豬價關系密切
嘉實農業產業基金經理姚爽表示,從去年年底到目前正處于養殖股投資的第一階段,只要跟養豬業相關的股票基本上都能分一杯羹,對于未來,他認為更合理的策略是精選優質的龍頭股作為核心持倉,配置長期價值合理或者被低估的品種,向上有Alpha,向下有安全邊際。
“抓住了豬價,就抓住了農業板塊表現的核心驅動因素。”姚爽習慣于把握問題的關鍵和核心。
姚爽指出,農業板塊里養殖股以及跟養豬相關的動物疫苗、飼料等占據農業板塊里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市值,因此,如果豬價能趨勢性上漲,就可以預見到農業板塊的業績整體會上升,反之則可能會下滑。
本文由農俠會整理編輯!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縣域農業】湖南省:運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