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日報第491期
今日名言:滿足于現實不是不求上進,而是知道取舍,取舍有度。——佚名
看三農日報,發現更大的產業!
「要聞」
1、農業農村部: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年度資金近200億元
農業農村部介紹補貼使用現狀時提到,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年度資金近200億元的規模,截至目前全國有24個省份正在開展56個次新產品的補貼試點工作。農業農村部表示,下一步將會同財政部等部門,指導各省按照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相關規定管好用好資金,完善和強化對農機具購置的金融扶持等措施。
2、農業農村部: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促進農業發展
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負責人就促進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表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能夠大幅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擴大就業容量,從而有效提升農村產業的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讓農業“有干頭、有賺頭、有奔頭、有念頭”。
「地方大動作」
3、山西:全國首個農業生產托管地方標準發布
從山西省農業農村廳獲悉,全國首個農業生產托管地方標準DB14/1807—2019《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規范》,日前在山西省正式發布,并從2019年8月25日起實施。
山西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所長邵林生表示,《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規范》標準的發布實施,將使農業生產托管步入健康發展的快車道,也將為科研單位提供一個更加規范的科技服務和成果轉化平臺,最終給農民爭取到更多的實惠。
4、河北出臺奶業振興實施意見
日前,河北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奶業振興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2年全省生鮮乳產量達到595萬噸,乳制品產量達到500萬噸,嬰幼兒乳粉市場占有率達到全國領先。2025年全面實現奶業振興,生鮮乳產量力爭達到1000萬噸,乳制品產量力爭達到760萬噸。
「產業新勢力」
5、我國已成為世界肉雞生產大國
“我國已成為世界肉雞生產大國。2018年,美國、巴西、歐盟和中國肉雞產量分別為1935.0萬噸、1355.0萬噸、1231.5萬噸和1170.0萬噸,中國在全球排名第四位。”國家肉雞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崗位骨干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辛翔飛說。
6、我國農產品流通存在的問題
我國農產品流通主要存在以下問題:流通組織化程度低,市場流通主體實力弱,流通基礎設施不健全,冷鏈運輸比例小,產銷直供的供應鏈體系水平不高。此外,流通交易方式落后,電子商務等高新技術在農村起步晚,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等。我國農產品流通現狀不適應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
7、我國農業技術有近萬億的市場規模
我國農業發展現狀分析,我國農業總產值在10萬億元,那么在此基礎上的增產、降成本和提升品質每年可以有約10%的空間,因此在模式轉變和技術提升上有千億近萬億的市場規模。
8、數據:規模化是世界奶牛養殖業發展的趨勢
近日發布的中國奶業白皮書中提到,2018年我國奶牛混合群存欄1037.7萬頭,約是1949年奶牛存欄12萬頭的86倍;2008年以來,我國標準化規模養殖進展很快。截至2018年年底,依法登記的奶農專業合作社共有15870個,是2008年的7.6倍。其中,規模化牧場的比例大幅提升。據統計,2008年規模化牧場比例僅為19.5%,2018年則已上升到62.0%。可顯示出,規模化是世界奶牛養殖業發展的趨勢,符合世界奶業發展客觀規律。
9、生鮮電商下沉是趨勢
而生鮮電商作為即時配送領域的新風口,目前在一二線城市的滲透率和接受度也更高。總體來看,生鮮品類在中國的一二線城市發展迅猛,是中國生鮮電商的主要市場。目前,一線、新一線和二線城市常住人口占比為35%,但基于新零售生鮮品類的GMV占比達到84.3%;而三線及以下城市盡管人口占比更大,但生鮮電商的GMV占比卻明顯低于高線城市。可見,未來生鮮電商在低線城市還有巨大的拓展空間,行業發展市場下沉是必然趨勢之一。
10、數據: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已約5000家
數據顯示,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已約5000家,其中年交易額億元以上的市場近2000家,全國有各類農貿市場近3萬個;2017年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額超5萬億元交易量超9億噸。
「公司情報」
11、福建天湖與廣東東方翠健康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近日,福建省天湖茶業公司與廣東東方翠健康科技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將在白茶及衍生品領域食品安全數字化方面展開合作,這進一步完善福鼎白茶質量可追溯體系建設。
根據協議,“天湖”與“東方翠健康”將在3個方面進行合作:聯合土壤檢測儀器廠商、土壤修復服務商和第三方檢測機構一起構建真實可信的監測體系,將生物科技與區塊鏈技術全面滲透進茶葉全程可追溯體系,讓消費者追溯茶葉生產每個環節。
12、禾豐牧業簽17億白羽肉雞項目深度扶貧
近日,禾豐牧業與河南省濮陽市臺前縣人民政府就《臺前縣人民政府-遼寧禾豐牧業股份有限公司產業扶貧項目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將通過總投資17億元人民幣的“臺前億只白羽肉雞產業扶貧項目”深度扶貧。
該項目包括白羽肉雞養殖項目、屠宰場項目、年產50萬噸飼料廠項目、年產2萬噸熟食項目、年孵化商品雞雛1億只項目等。項目建設周期約為5年。
白羽肉雞養殖基地項目總體設計規模為年出欄1億只,預計固定資產投資12.2億元人民幣(不計糞污處理)。
13、天康生物:2020年生豬出欄量為200萬頭
日前,天康生物董事會秘書郭運江表示,按照公司的戰略規劃,2020年生豬出欄量為200萬頭,其中,新疆100萬頭,河南100萬頭。同時他還表示,公司目前主要是在新疆、河南以及甘肅布局生豬養殖業務,公司目前在甘肅的布局規劃是50萬頭。
「觀點」
14、劉永好:企業變革最大挑戰是決策者心態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表示,過剩時期到來,實體經濟過去增長的因子發生了變化,這對傳統企業帶來了巨大壓力。包括轉變經營機制、必須要用年輕人、找新賽道等。還表示,企業變革中最難的是主要決策者的心態。
15、胡春才:我國農業高集約狀態至少還需20—30年
“我國農業集中化程度較低的現狀決定了,農產品要想從農戶中間過渡,需要經過蔬果的批發市場,要想達到歐、美、日高集約的狀態至少還需要20-30年,甚至更久。基于此,菜市場對比電商更具有優勢,而電商最后一公里的成本上劣勢更明顯。”零售專家、上海尚益咨詢創始人胡春才說道。
16、解筱文:生鮮物流還處于粗放發展階段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解筱文認為,生鮮物流中存在的配送超時、信息傳輸滯后、生鮮不“鮮”等較多現實問題,說明目前生鮮物流跟不上市場發展的需求,還處于粗放發展階段。
「融資」
17、農業生物技術公司AgroSavfe融資3500萬歐元
7月31日消息,總部位于根特的農業生物技術公司AgroSavfe獲3500萬歐元C輪融資,由Sofinnova Partners、PMV、Agri Investment Fund、K&E、Biovest、Madeli Participaties、VIB和Qbic參與投資。本輪融資將用于加速創新管道開發,加強AgroSavfe生物殺菌劑和生物殺蟲劑的開發和商業規模。
獲悉,BioFun 1是AgroSavfe管道中的第一個產品,旨在控制水果和蔬菜上的真菌。到2019年底,該公司已經進行了100多次現場試驗,展示了其生物殺菌劑產品的環保性能。AgroSavfe計劃于2022年在美國水果和蔬菜市場推出其首個生物殺菌劑產品,隨后在歐洲和全球其他地區推出。
本文由農俠會整理編輯!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