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順豐26載:用物流賦能農業產業鏈
作者:老貓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ID:nyguancha)
千億級生鮮市場靠誰拯救?
可以肯定一點:只想靠資本,沒有造血能力的生鮮企業都將會悲情離場。畢竟,生鮮行業賽道已經關閉。市場逐漸被擠壓,未來誰能成為最后贏家呢?
或許,是生鮮巨頭。
生鮮行業寒冬 扛不住的都走了
生鮮行業寒冬來了!
只有不走尋常路,才會有屬于自己的路。
縱覽全局,生鮮行業已經沒有藍海,阿里、京東、蘇寧、每日優鮮、百果園等等巨頭已經形成的生鮮領域戰略格局。
盡管,近兩年的作為生鮮領域戰略轉型的社區團購紛紛收到資本的青睞,但90%以上的生鮮團購平臺已都沒有盈利。
更要命的是,2019年社團團購遭遇合并、倒閉、裁員等負面事件困擾。另外,在資本寒冬的情況下,資本紛紛表示“沒有造血能力的項目不值得投”,畫餅、講故事、談夢想和情懷已經不適合這個時代。
11月初,呆蘿卜因資金鏈斷裂,而挽救無果,已經出現大范圍關店。這家曾經在2019年6月份融資1個億的利好情況下,也沒有擋住“慘烈競爭”、“成本高于營收”的因果循環。
當然,呆蘿卜不是2019年生鮮行業最后一個失敗者。近日,社區電商妙生活也平靜地離場....“沒有拖欠員工薪資,沒有拖欠供應商貨款”。
無獨有偶!妙生活也獲得2億元的融資。
根據IT桔子消息,妙生活于2018年年初還宣布獲得今日資本B輪2億的融資。
農業行業觀察發現,妙生活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主打水果等生鮮電商的O2O平臺,通過線上預定,線下實體店等推廣的生鮮銷售渠道。該平臺由前易迅網聯合創始人林敏、鄒志俊和陳勇創辦。
其中,林敏是原易迅網聯合創始人曾負責供應鏈、鄒志俊是原易迅網運營,現任“妙生活擔任CEO”、陳勇原是易迅網技術的聯合創始人,現任“妙生活的CTO”。從3人職位來看,妙生活擁有最完美的生鮮創業團隊:資源整合者、運營大咖、技術大拿。但依然沒有擋住生鮮行業“不盈利”的大環境。
數據綜合顯示,呆蘿卜半年燒完1個億,妙生活1年多燒完2個億...可見,生鮮電商行業真的是靠燒錢出來,一旦沒有資金跟不上,破產或倒閉是必然。
復盤!妙生活被“折騰死”
人生,需要折騰。但創業不能折騰。
從妙生活的4年布局來看,每一次擴張都似乎在“與天斗”、“窮折騰”,但每一次的布局都掉入生鮮的泥潭。我們一起來看看妙生活帶給我們的6大啟示錄。
1、品類深淵
品類是不是生鮮企業的核心呢?從諸多案例來看,顯然不是,復購率才是?。。?/span>
但行業內憑借一個單品做起來的生鮮平臺很多,比如本來生活、每日優鮮、天天果園都是從單品出發,提高復購率,借助多元化單品滿足用戶深層次需求。
然而,成立不到1年的妙生活卻從水果品類拓展到全品類生鮮,產品包括水果、蔬菜、鮮肉、水產、牛奶、調制品等等。
眾所周知,生鮮損耗是生鮮企業盈利的分水嶺。但妙生活也遭遇生鮮損耗之外,水產、牛奶、鮮肉等產品保鮮都沒有做好,導致門店損耗大增,影響門店盈利。
2、規模之困
有人分析,生鮮盈利困難都是因為單體盈利小,企業采用規?;陀袡C會提高盈利的能力。
舉個例子,一個生鮮門店每日盈利1萬元,如果100個店就能實現100萬元/日。貌似這樣的邏輯也是行得通。
但是,行業里還有一種聲音,規模越大,盈利越困難。因為,生鮮的復購問題、投入問題、成本問題...都成為制約著生鮮利潤。
曾有報道妙生活擁有30家門店的時候已經獲得盈利,但在獲得2億元融資之后,妙生活門店從50平米擴張到100平米,門店數量也從30家向200家進軍。
但2018年之后,妙生活沒有披露過任何一次盈利的消息,這表明妙生活擴張之后遭遇盈利困局。
由此可見,規模擴張之后,妙生活遭遇“規模之困”。
3、模式迷局
其實,到目前為止,生鮮領域都沒有哪一種模式堪稱完美。所以,模式不能成為生鮮企業的武器。
在擴張的模式上,妙生活采用的是合伙人制,均有員工合伙開店,妙生活控股的模式。
前期,該模式幫助妙生活擴張開店和減輕資金壓力帶來了諸多的利好。但后期,合伙人模式成為妙生活之痛。因為該模式滿一年之后,合伙人可以拿回自己的20萬的保證金。
這種模式僅僅是利益的捆綁,一旦公司出現問題,這些合伙人將會紛紛離開,另謀他路。
4、物流之累
物流是生鮮企業的武器。京東、阿里、蘇寧在布局生鮮之前都紛紛發力物流,并在生鮮配送過程中,依靠物流優勢贏得用戶和市場。
業內人士表示:電商企業建設物流必須要依靠業務規模,才能發揮物流的功能,如果規模沒有起來,物流成本就會導致企業很大的壓力。
作為社區店的妙生活就陷入物流深淵。農業行業觀察發展,妙生活耗費大量成本組建自己的物流團隊,只有很少的部分與第三方平臺合作。另外,妙生活還推出買滿29元即可享受免費配送的策略。
從妙生活融資來看,大部分費用用在了物流上面。2015年,妙生活獲得500萬美金A輪融資,2018年又獲得2億元B輪融資。除去合伙人交納的保證金之外,至少70%融資金額都投到物流和配送上。
但妙生活的門店數量依然不到100家。因此,物流規模效應一直沒有做起來,物流投入基本上補貼用戶。
5、經營之惡
溫氏為何能成為百億企業?經營是關鍵。
其實,任何一家企業想要在市場上的勝利,獨特經營或者有效的經營都是很有必要。
根據報道,妙生活從倉庫拿的價格高于同行業價格,同時該公司的采購預估非常不合理。
根據該公司前員工披露,妙生活根據市場預估提前進行生鮮采購,但實際送到門店的貨量卻是申請的兩倍或三倍,如此導致大量的損耗。
另外,公司管理混亂。部門與部門之間存在互相推諉、配合不協調、客戶投訴堆積、員工情緒差...這些管理不慎都導致客戶流失,員工流失,從而影響到妙生活品牌形象和信譽。
曾有消費者告訴媒體:妙生活的門店現場管理、選品和商品都太差了。
6、戰略迷失
雖然,妙生活的3位高層都具有供應鏈和互聯網基因,但生鮮新零售到底如何盈利,未來如何推進業務...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畢竟,生鮮行業是一個“用戶為王”的行業,懂用戶的人才能搞懂生鮮。
從成立開始,妙生活布局線上線下、倉店一體化,但似乎都沒有獨特的優勢。從2015年起,每日優鮮、盒馬鮮生等巨頭在資本加持的情況下虎視眈眈,分羹市場。
其實,在4年間,妙生活的布局讓人看不懂,無論品牌、還是模式,妙生活都落后于同行。
此前,妙生活的內部士將公司的“倒閉”歸結于“戰略不清晰”,包括定位、布局等。
生鮮行業下半場:找好靠山 賣個好價
早在2015年,資本、創業者、媒體紛紛表示:生鮮電商是互聯網創業新風口,并且是農業領域新賽道。
4年后,生鮮行業成為一場圍城。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曾有過統計,在生鮮電商行業,“1%實現盈利,88%虧損,7%巨額虧損。”倒閉、關店、合并成為這個行業的特色。
另外,從生鮮電商模式進化來看,B2C模式、B2B模式、O2O模式、S2B2C模式、社區團購等新模式層出不窮,但90%以的上行電商都處于不盈利的狀態。
業內專家表示:生鮮行業不盈利的原因與復購率、用戶習慣、損耗、成本等有關系。但最求深層次原因來看,生鮮電商本身的造血能力不足。
隨著資本寒冬的到來,大潮退去之后,我們就會發現誰在裸泳。另外從2018年之后,生鮮行業的賽道已經關閉。
對于生鮮行業來說,剩下的機會就是:找好靠山,賣個好價。
但,生鮮巨頭憑借規模、供應鏈、流量等優勢將會成為行業贏家!
更多干貨、市場分析、重磅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文章
【考證】第7期鄉村振興管理師招生火熱招生,線上..
鄉村振興新范式:整村運營,不只是網紅村的流量..
【智慧農業】趙春江院士:農業大模型與知識服務..
干貨梳理!不知道如何打造農業品牌?附6個切入點..
十五部門聯合發文:推進智慧農業管理成熟度認證..
【縣域農業】湖南?。哼\用“四大法則” 加快湖南..
鄉村振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內涵、做法及..
2025第四屆數字農業發展大會暨數字農業分會換屆..
【鄉村振興案例】牛欄江鎮水海村如何巧用“一二..
【農資賽道】農資行業未來發展的五大趨勢!..
重磅政策!“十五五” 時期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規..
【預制菜】預制菜公司如何招商?“5張招商圖譜”..
聚焦農業科技!第四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
中化化肥品牌煥新發布:鑄就作物營養健康引領者..
松洋壓縮機閃耀2025冷暖峰會,展現產品創新硬實..
【預制菜】預包裝食品數字標簽來了!一目了然更..
【智慧農業】智能無人機將解決“三農”三大痛點..
種地也要高科技!土壤傳感器開啟農業精準種植新..
天域航通:30倍增長書寫東北農業新篇 新疆基地鑄..
【鄉村產業】“土特產”如何做成大產業?8大方向..
AI賦能農業發展向“新”提“質”,中國移動助推..
農資行業商業模式揭秘:不靠賣農資產品,靠會員..
【智慧農業】智慧農業創業:20+條創新商業模式推..
【農業案例】農業創業中的5個坑,農民看過后,選..
恭喜新疆缽施然智能農機股份有限公司榮獲2024年..
農村電商僅剩下農產品直播,未來還將如何發展..
新年特刊!100多個特色農場的經典案例,都非常有..
數字農業創新典型案例——淘菜菜、京東農場..
如何打造更賺錢的“無人農場”?
【預制菜】重磅分析!我國預制菜出海的趨勢與特..